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页 (第2/2页)
苏自己还是不信,可一点都不妨碍他去做能让石菖蒲更幸福的事儿。 在过年之前,望江府的各个村落将收集到的桃核也全部送到了县衙。白苏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弄了一家榨油工坊。 桃核仁儿榨的油全部送到了善堂,分开来用乌桕榨的油,是为了加大蜡烛的生产做的准备。 二月底,江南已经快要入春的时候,北方还在寒冬里。白苏之前就开始订购的白菜萝卜土豆红薯什么的,也开始进入了丰收的季节。 这种平日里南方人自己不怎么喜欢吃所有不怎么种的多的东西,用了白苏提供的种子之后,产量简直惊人。 白苏按照之前就说好的价格,白苏将那些蔬菜全部收购了回来,然后转手就送到了北方。一条南北的商路,在白苏有意为之的情况之下,慢慢的在望江府和边境之间形成。 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雏形,可因着是朝廷士兵‘开辟’出来的商道自然比别的路线安全了许多。越来越多的商人,闻着味儿走上了这条路。 望江府往来的客商更多了,望江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楼里从美酒开始,现在有了各种佳肴。从‘感冒药’开始,有了蜡烛。 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像是一个交易市场。 三月,迎春花怒放的日子。白苏站在院子内,看着已经开始冒着绿芽的桃树。只不过半年的时间,时间过的飞快。甚至有种恍惚中,时间就已经消失不见的感觉。 白苏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慢慢的多了一分笑意。 他这人,从来不喜欢欠人。半年的忙碌,已经彻底洗白了望江楼。而上面曾经给的恩情,他也算是还清了。 以后他还会好好做官,还会好好赚钱。和北方的生意也不会断了,但以后终于可以用平等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而不是还恩情的心态。 白苏再次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浑身清爽的感觉让他甚至觉得飘飘然。轻松,自在,已经很久没有了的感觉了。 “小宝贝儿,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呀。”心情舒爽,白苏回头去看石菖蒲。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晶同名。 这种医术上记载的东西,白苏还是知晓很多的。玻璃这种东西具体什么年代开始有的,白苏还真记不清楚。但是在华夏的古代历史记载之中,这东西出现的还挺早的。 不过不是后人习惯的透明玻璃,古代的玻璃大部分都是绿色的。 白苏对玻璃的制作工艺不熟悉,但白苏对玻璃的使用还是很熟悉的。订购了大片的琉璃瓦,在院中搭建了这个小小的温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