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节 (第2/2页)
顾玥转头欲走,白氏虽不甘心,也只能挤开人群回去了,她现在对顾玥态度好了些许,“你若是听我的,现在坐在上面的就是你!” 周围人都回过头看白氏,顾玥脸煞的羞红,她别开眼,道:“不会的。” 定亲之前她见过徐燕舟,他穿着月白色的长袍,人像一块冷玉,眼中神色淡淡,不像刚刚,看顾妙的眼神。 顾玥不知现在心里是什么感受,她摇了摇头,又说了一遍,“不会的。” ———— 云舆到了宫门口,徐燕舟捏了捏顾妙的手。 大夏天,两人手一直握着,难免出汗,板正地坐了一路,一句话都没说过,徐燕舟问:“累吗?” 顾妙轻轻点了一下头,一直坐着,动也不能乱动,头上凤冠又重,明明背盐石还不觉得累,戴个冠子就感觉重了。 徐燕舟把手松开,然后扶住顾妙的腰,“你靠着点。” 徐燕舟:“靠着,没人看得见。” 进皇宫就没有百姓了,云舆两边有纱帐,侍卫更不敢看。 徐燕舟不像顾妙现在累到。 顾妙往后靠了一点,果然轻松许多,她小声问:“你累吗?” 徐燕舟:“不累,一点都不累。”他一直盼着今天,怎么会累。 顾妙看着前面,宫墙层叠,红墙绿瓦,一片端正威严之景,以后便要住在这里了。 国初建,一切从简,大典亦是。 云舆很快到了金銮殿前,两人相携而下,殿前,暗红色的绒毯铺在汉白玉石阶上,百官站在两边,手持玉帛,皆低着头不敢直视天颜。 徐燕舟握紧顾妙的手,这条路很长,以后的路更长。 历朝历代登基大典,都不曾和封后大典同时举行,可徐燕舟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谁敢说不。 两人走到了金銮殿前,面向百官,礼部尚书站了出来,他身后是礼部侍郎,端着案,前面是两份圣旨,还有国玺凤印。 礼部尚书打开一份圣旨,念道:“永庆一年夏七月,皇帝臣舟,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云州天下,历数无疆。曩者周宁琛,于天下百姓不顾,构陷功臣,震怒致诛,社稷复享。 “舟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舟一人。” “谨择元日,与百官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大神。惟大神尚飨!祚于云州,永绥四海。” “顺应天命,既寿永昌。江山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礼部尚书宣读完,又取下另一份,“顾氏攸德,温婉淑德、娴静端庄,着,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内兴宗室,外辅朕躬,帝后同体同心,使四海同遵王化,万方共仰皇朝。” 玉玺,凤印,还有册封圣旨,夏风炙热,远处旌旗随风飘动。 百官齐齐跪下,异口同声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厚重,穿透云霄。 徐燕舟看了一眼顾妙,她的眼尾一抹赤红,好似凤凰展翅,徐燕舟道:“诸位爱卿平身。” ———— 礼炮声在远处,苏柠雪望向远处宫闱,那边正是大殿,远远的,红色的旗子迎风飘荡,分外喜庆。 宫人道:“苏氏,时间不早了。” 苏柠雪咳了两声,然后低下头把衣襟拢了拢,“走吧。” 明明是七月的天,可她手脚却凉如冰雪。 苏柠雪那日吃了红花,把孩子流掉,她等的时间太长,失血过多,等太医到的时候,人已经晕了过去。. 她伤了根本,连起来都不行,皇上皇后仁心,许她在毓秀宫养身,就是今日,起身都费劲。 不过,能出宫,一切都值得。 苏柠雪向前走去,她再也不想回到这里,这里于她,是牢笼。 可能于徐幼薇她们而言,是另一片天地吧。 苏柠雪脸色苍白地厉害,她坐上马车,从宫殿侧门离开。 登基大典结束,顾妙就去了未央宫。 宫人各司其职,一等宫女名叫明景,脸圆眼大,十分讨喜,另一个温柔文静,名叫槿木。 明景行了一礼,“皇上吩咐过,娘娘若觉得累,可以先歇着。” 顾妙觉得还好,走动着不是那么累,她站起来看了看宫殿。 这还是顾妙第一次来,墙上贴着大红喜字,桌案上摆着摞得好好的桂圆莲子和花生。 一对龙凤呈祥的喜烛已经燃上了,烛光闪烁,烛泪从上滑落。 桌布是红的,纱帐是红的,榻上的垫子也是红的,到处都是红色。 顾妙见桌上有酒壶酒杯,案盘上还放着一杆秤和一块叠的整齐的红布,露出的一角有刺绣,是橙红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