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1/2页)
徐燕舟道:“不用都去总要去两个,她醒了告诉她。” 徐幼薇醒的还要早点,大早上就没听到什么好消息,赴宴赴宴…… 徐幼薇知道自己该去。 她是公主,享受公主的尊荣继续要为此做些什么,嫂子是皇后,不能日日见世家命妇。 徐氏宗族无人,就她一个未成亲的公主,于情于理都应该她去见。 徐幼薇从帖子堆里捡出来一张,是丞相儿媳办的,她记得丞相小孙子和徐燕南差不多,可以和徐燕南一起读书。 什么都说,看来是课业不够多。 其他的,徐幼薇看了看,又给放下了,去不去的,再说吧。 徐幼薇挑看一会儿,顾妙就出来了。 顾妙一眼就看见饭桌上摆着的这些帖子,她问:“怎么这么多。” 徐幼薇道:“是多了些,里面不少无所谓的赏花宴,诗会,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就不去了,兄长不知道,嫂子帮忙解释一下。” 顾妙:“你哥让你都去?” 徐幼薇垂下头,“大概是兄长看我一直在家中,无所事事,让我找些事做吧。” 顾妙拿起一张帖子看了两眼,诗会赏花会多是哪家夫人办的,请一群夫人小姐公子,的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徐幼薇还未成婚,容色倾城,又是公主之尊,就是一块香饽饽,谁都想攀上这根高枝。 徐燕舟可就徐幼薇一个meimei,娶了徐幼薇,就是当朝驸马。 可是,已经有楚淮了,徐幼薇就是公主,身份贵重,并不需要同世家联姻巩固皇权。 成亲,还是选心意相通之人最好。 顾妙这些日子忙着成婚,昨日又回王府,还真没注意到楚淮去哪儿了。 顾妙问:“楚淮这些日子可找过你?” 徐幼薇把帖子让侍女拿下去,屋里只有她们姑嫂两人,徐幼薇没什么不能说的。 “他前阵日子去了趟云城,大典前日回来的,回来之后又入宫任职,根本看不见影子。”徐幼薇夹起蒸饺,咬了一口,她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都好几日没见过了。” 上一次见还是在登基大典上,隔着人群看了一眼,楚淮就转过身去,徐幼薇想说什么,话都堵在了嘴里。 徐幼薇轻声问:“嫂子,他是不是变心了,不想娶我了?他后悔了……” 女子这种时候都容易患得患失,徐幼薇又夹起一只蒸饺,然后喝了口小米粥,“他没来王府找过我,嫂子,他若敢变心,就!” 徐幼薇气的一连夹了好几个蒸饺,她嘴里塞的满,吃了蒸饺就喝粥。“啧啧不是盼着成亲,可是他既不来见我,也不去求婚,他拿我当什么。” 顾妙:“你慢点吃。” “他不会变心。”顾妙道:“现在朝务繁忙,没那么多时间来见你,你看你哥,不也是见不着人影吗。” 徐幼薇:“那他晚上还骑马过来呢。” 顾妙道:“那也有你和阿南的原因。”哪怕嘴上训着,心里还是疼弟妹的。 楚淮怎么会变心,在书里,他一条命都给了徐幼薇。 他为了徐幼薇违抗皇命,生死一线,若说变心,顾妙不信。 徐幼薇不忘告状:“兄长就凶巴巴的。” 顾妙伸手揉揉徐幼薇的头,“好了,我晚上问问你哥,楚淮现在做什么。” 吃过饭,顾妙去看小花园的暖棚,在云城,盖暖棚都是用石块木头,晒不到阳光,所以种出来的菜叶子发黄。 这回盖棚子,屋顶用的是琉璃。 烧琉璃的工艺是从外邦传来的,烧出来的琉璃呈半透明状,阳光能透进来,若是技艺更成熟,会烧出完全透明的出来。 琉璃贵,三尺长的一块就要十两银子,百姓用不上。 盖一个暖棚,要用足足两千六百两白银。 简直是在烧钱,顾妙想等以后朝局稳当,派人出海,学习生产塑料的技艺,到时再建暖棚,会便宜许多。 暖棚的窗子屋顶都是琉璃,在墙角埋上炭沟,冬日还能烧炭。 工人在盖棚子,顾妙出城看了看,在门口,她瞥见了一人,正是楚淮。 楚淮站在原地,他犹豫了一会儿,朝着顾妙走过来,“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顾妙点点头,“怎么在这儿?为何不进去。” 楚淮在燕王府门口,除了见徐幼薇顾妙不做他想。 楚淮眸光一暗,道:“于理不合。” 楚淮偏过头,徐幼薇是公主,他是臣子,哪儿有臣子去见公主的,他今日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