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节 (第2/3页)
的身边。 林知夏果然注意到了他,很惊讶地问道:“江逾白,你也看过这几篇论文吗?” “看过。”江逾白简略地回答。 他的家庭教师,教过他一个诀窍。 阅读一篇论文,不必浏览全文内容,只要扫一眼摘要,就可以确定一个大方向。 于是,他简述道:“沈昭华教授最新一篇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陆架环流。” “对的!”林知夏自然而然地接话,“那篇论文总体上对二十世纪的渤海、黄海、东海的海陆架环流进行了模拟,模型产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的趋势数据相吻合。” 说完,她提笔,笔尖指向桌上一篇等待批改的论文。 “我……我可以在纸上写字吗?”她抬头望着沈昭华。 沈昭华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对科学的天然向往。在面试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沈昭华总是希望自己能招收到类似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将在学术领域大有作为。或者说,沈昭华更愿意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大有作为。 每一个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都是沈昭华的人生作品之一。她今年六十七岁,已经走完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人生历程。趁着自己尚未老眼昏花,她想竭尽全力,多培养几个接班人。 海洋物理学是个新兴学科,广袤的未知世界仍在等待探索。 沈昭华和她的学生们,只要向前迈出一小步,争取代代相传,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就能推动人类史上海洋科学的最重大突破。 通过简短的学术交流,沈昭华察觉到林知夏的天赋异禀。 最重要的是,林知夏今年才九岁。 她太年轻了。以至于,她能创造无限可能。 除此之外,她明知自己与常人不同,仍能保持不骄不躁的态度,简洁而谨慎地阐述思路。 旺盛的求知欲,使她跨出了安全区。 她主动向沈昭华提起:“我想修改一下这篇文章的数据模型。” 沈昭华为她搬来一把椅子:“你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林知夏毫无犹豫地坐在椅子上:“这篇文章,构建了一个海洋特定区域的粒子动态浓度变化的确定性预测模型。我有一个不懂的地方,为什么这里采用了确定性模型呢?” 这篇文章,正是出自牛思源之手。 牛思源是沈昭华今年新招进来的研究生。 用通俗的眼光来看,牛思源是个积极勤奋,爱做学问的好学生。 不过,两个多月前,牛思源在海洋水族馆里提出的疑问,竟然被林知夏当面给予解答。为此,牛思源头痛了好长一段时间。 牛思源今年二十三岁,正值大好年华,风华正茂。他被仰慕已久的导师选中,满心欢喜地踏入科研世界,正准备大刀阔斧地猛干一场、证明自己的实力…… 然后,他就被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女孩教育了。 这,怎么可能呢? 牛思源一直认定,林知夏的父母都是教授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 教授夫妻在家聊天,难免会讲一些术语。那些闲言碎语,就被林知夏听进了耳朵。 听说林知夏要来拜访沈昭华,还会带上她的爸爸,牛思源昨晚上都没睡好。他失眠到半夜,今早好不容易才爬起来,马不停蹄地跑向了物理海洋系的实验楼。 牛思源来得正好。 他推门进入时,导师沈昭华双眼一亮。 牛思源一下子跟着高兴起来。他还以为自己刚交的那篇论文,写得特别优秀,特别完美,获得了老师的赞许和认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