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1节 (第2/2页)
的奏折,已送到皇上手中。昨日我面圣的时候,也恳请皇上允了大哥的奏折。” “皇上已经点头首肯,不日就会下旨。” “平国公世子之位,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贺祈心中有些震动,看着贺凇,低声道:“二叔,对不起。” 贺凇目中露出一丝苦涩:“三郎,是二叔对不起你。二叔和你父亲,手足情深。这些年在边关,我们兄弟相扶相持,同心合力,从无隔阂。” “我一直盼着,二郎和你也能如我们一样,兄弟和睦友爱。” “事与愿违!我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日。是我这个二叔,无颜见你才对。” 贺凇声音中终于透出了悲怆。 贺祈心中也有些恻然。 前世,他被郑氏母子谋害,失了世子之位。二叔贺凇并不知情。后来他去了边军,父亲贺凛对他失望之极,二叔却对他颇为怜惜,私下时常照拂他。 复仇是一把双刃剑,伤了郑氏母子,也伤了祖母和二叔的心。 “你二婶娘是郑氏女,总得留她一条性命。个中内情,我自会和舅兄说,你只当不知便可。” 贺凇声音还算平稳:“二郎随我去边关,我自会好好调教他。如果他真心悔改,二叔就请你既往不咎,留他性命。” “若他执迷不悟,二叔也不会容他再出现在你面前。” “此事,就这样了结吧!” 贺祈还能说什么? 贺凇将他不好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如此干脆利落地处置,也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一切就如二叔所言。”贺祈深呼吸一口气:“此事就如此了结。”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双喜 贺凇迅速了结家事,手段之干脆利落,令贺祈不得不叹服。 叔侄两人说完正事后,一时沉默,相对无言。 太夫人此时从后堂出来了:“天色不早了,晚饭已经备好,今晚你们叔侄两人一同陪我用顿晚膳吧!” 这几个月来,祖母第一次和他主动说话。 祖母到底还是最疼他的。 贺祈心中涌过一丝热流,笑着应下,殷勤地上前扶住太夫人的胳膊:“祖母,我扶着你去饭厅。” 贺凇也上前,扶起太夫人另一边胳膊:“母亲,儿子多年未回京,今晚陪母亲用膳,以尽孝心。” 一边是自己心爱的长房嫡孙,一边是多年未见的次子。 太夫人将喉间的涩意咽下,扯出一抹笑意:“好!人少了不热闹,我让人将大郎和四郎也都叫来。” 贺大郎和贺四郎都是长房庶出,也是贺祈的亲兄弟。 经此一事,二房遭此重击,贺袀无颜再留在京城。太夫人提携贺大郎贺四郎,也是应有之义。 贺凇也笑道:“我当年离京之时,大郎还是个孩童,四郎刚出生。母亲只管将他们叫来,也让我这个二叔和侄儿亲近亲近。” 太夫人欣然点头。 不管如何,日子总要过下去。 …… 一炷香后,贺大郎贺四郎来了。 贺凇领兵打仗多年,心肠早已练就得坚如钢铁。处置郑氏母子痛不痛?当然痛。可这样的痛苦,还不至于无法忍耐。连对着贺祈都无半分异样,更遑论贺大郎贺四郎了。 “侄儿见过二叔!”贺大郎贺四郎一同拱手行礼。 贺凇略一点头,目光掠过两个庶出的侄儿。 贺大郎相貌端正,目光清明。贺四郎一脸机灵伶俐,颇有几分少年郎的朝气。 单看两人,也都是出众的少年郎。只是,往贺祈身边一站,顿时暗淡了许多。 如此也好。 贺祈是长房嫡子,即将被封为平国公世子。庶出的兄弟远不及贺祈,自会心悦诚服,一心辅佐追随贺祈。不会像贺袀那样,因不甘落于贺祈之下,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都起身,过来坐下吧!”贺凇笑着招呼两个侄儿,又转头对太夫人笑道:“大嫂病逝多年,他们几个都有赖母亲教导。母亲将他们都教导得很好。” 长房无主母,庶子们也没长歪。倒是二房,贺袀姐弟两人都被郑氏引上了歧路。 太夫人每每想及此,便是一阵锥心之痛。打起精神笑道:“大郎四郎都过来,坐在祖母身边。” 贺大郎贺四郎齐齐应下。 往日陪祖母一同用晚膳的,是贺袀贺祈。这段时日,贺袀养伤不出,祖母待他们比往日更好几分,时常召他们陪伴说话。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他们心中自然清楚。 贺祈也笑着招呼一声:“大哥,四弟,这边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