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节 (第2/3页)
下。 待程锦容师徒两人退下,裴皇后柔声劝慰:“鞑靼人野心勃勃,对大楚的觊觎之心,从未停过。令太子前来大楚为质,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这一场仗,迟早是要打的。” 顿了顿又轻声道:“臣妾不懂朝事,不敢乱言。只是,边关忽起战事,时机实在巧的很,正逢皇上身在皇庄……” 宣和帝目光暗了一暗。 他疑心极重,这一日一夜反复思虑,早已疑心到了元思兰的身上。 裴皇后委婉的“提醒”,更令宣和帝心中生怒。 六皇子说话就直白多了:“鞑靼远在关外,父皇来皇庄一事,说不定是有人暗中传信出了京城。所以鞑靼骑兵才会这么‘凑巧’地进犯边关。” “父皇回京后,可得严令查一查才是。” 宣和帝目中闪过冷意:“朕心中有数。”又笑着夸赞六皇子:“小六也长大了,知道为父皇分忧了。” 六皇子正色应道:“儿臣恨不得立刻长大,能亲自领兵出征,踏平鞑靼骑兵,令大楚百姓安居乐业,再无外患。” 正因六皇子年少,这些话说来尤其真诚。 宣和帝心中微动,注视着六皇子:“小六,你以前最喜读书,不喜练箭习武。如今这脾气倒是改了不少。” 六皇子抬眼,欲言又止。 宣和帝挑眉:“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六皇子鼓起勇气低声说道:“父皇既要听,儿臣就大胆说了。父皇最喜英勇的少年郎,几位皇兄在骑射上都下了苦功。儿臣年少,不愿和兄长们相争,索性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上。其实,儿臣也是喜欢骑射习武的。” 宣和帝:“……” 宣和帝的面色瞬间沉了下来,目中闪过怒气。 宣和帝性情阴沉不定,多疑善变,翻脸比翻书还快。裴皇后见势不妙,立刻轻声叱责:“小六,还不快些住口。” “皇后,让他说。”宣和帝淡淡道:“趁着还没回京,朕要听一听小六的心里话。” 第三百五十章 父子(二) 御辇里骤然安静了下来。 宣和帝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神色莫测,喜怒不辨。目光如刀锋,缓缓掠过六皇子的脸孔。 或许下一刻,宣和帝便会龙颜震怒,翻脸发作。 裴皇后的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握紧了右拳。 六皇子却未惊惧惶恐,抬起眼和宣和帝对视:“父皇想听,儿臣今日就斗胆说一回心里话。” “父皇,宫中纷争暗涌,皆因储君之位而起。皇兄们一个比一个出众,对储位有些心思也是难免。父皇正当盛年,心意未定,迟迟未立东宫。皇兄们都想博得父皇的青睐,自然要揣摩父皇的心意,说话行事投父皇的欢心。” “长此下去,兄弟间你争我斗,彼此提防,哪里还有多少兄弟情谊。前些时日,二皇兄府上流言喧嚣,到底是为什么,儿臣都能想到,又岂能瞒得过父皇……” 这个小六,心眼也太实诚了。这等话岂能真得说出口!没见宣和帝的脸色已经何等阴沉难看了吗? 裴皇后额上冒出了冷汗,恨不得捂住六皇子的嘴。 六皇子一派豁出去的架势,不顾裴皇后频频示意,径自说了下去:“父皇是天子,也是儿子们的父亲。看着儿子们争斗不休,父皇岂能不痛心疾首?” “照你说来,朕应该如何做,才能令你们兄弟重归和睦?”宣和帝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了,如狂风暴雨来临前的平静,令人心惊胆战。 这份威压,如泰山临顶。 年少的六皇子,却未被压垮,也没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