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7节 (第3/3页)
娘娘岂会重罚?” “这么说虽然凉薄了些,不过,微臣还是想劝公主殿下。等皇上彻底消了气,允寿宁公主进宫了,殿下再去见寿宁公主也不迟。” 康宁公主颇能听得进劝慰,点了点头,不再提寿宁公主。 …… 这一日过后,边关频频传来捷报! 元思兰几乎每次上阵,都要带些伤。不过,都是些无碍性命的轻伤,有神医程望亲自照料,务必令元思兰有力气上阵“劝降”。 鞑靼骑兵士气低落,军心不稳,连吃败仗,死伤惨重。 鞑靼可汗卜赤被气得病了一场,更是雪上加霜。 边关连连打胜仗,战局明朗,京城百姓们雀跃欣喜,朝堂百官振奋鼓舞。重回朝堂执掌户部的梁尚书,如今什么也不说了,每天忙着筹措粮草准备军饷。 能彻底打败鞑靼,边关便能迎来数年十数年的平稳安定。于国朝于百姓都是一件大喜事。这等时候,就是让梁尚书跑断腿掉光头发也乐意。 宣和帝心情也极好,下旨重赏平国公府和平西侯府。 “养病”一年的大皇子妃贺氏,终于“病愈”,可以踏出院门。别的府暂时没走动,只回了一趟娘家。 大皇子亲自陪贺氏回了平国公府。 年少的贺四郎磨炼半年,说话行事颇见沉稳。陪着大皇子在外院说话。 大皇子妃进了内堂。 魏氏依旧卧榻静养,不能出来见人。朱氏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站在太夫人身侧,一同行礼:“见过大皇子妃娘娘。” 大皇子妃没理会朱氏,快步上前,双手扶起太夫人,语气十分亲热:“祖母快些免礼。” 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一) 太夫人还是稳稳行了礼,然后才起身,打量大皇子妃。 大皇子妃容貌肖似郑氏,生得美丽端庄,只看外表,怎么也看不出是个心思恶毒之人。被软禁在院子里一年未曾见人,大皇子妃瘦了一大圈,胭脂水粉也遮不住晦暗的气色。 此时,大皇子妃满面笑容,话语间十分亲昵:“我病了这么久,一直未曾出府。劳烦祖母心里惦记,不时登门探望。如今我病好了,自是要回来看看祖母。” 大皇子妃粉饰太平,太夫人也未揭穿,顺着她的话音笑道:“娘娘一片心意,我却之不恭,便领受了。” 大皇子妃扶着太夫人坐下,嘘寒问暖。话题很快便扯到了大皇子的身上:“……父亲和大伯父在边关领兵打仗,大郎兄弟三个也都去了边关。如今府里来往,都要靠年少的四郎撑着。殿下特意陪我回府,还叮嘱我,说府中有什么事,只管和殿下张口。” 太夫人不动声色,含笑和大皇子妃应对周旋:“娘娘和殿下的美意,老身先谢过。” “老身耳聪目明,还没糊涂。一定会好好约束府中下人和亲兵,绝不允他们惹祸。娘娘只管放心就是了。” 大皇子妃心思不正,大皇子也不是善茬。之前因宣和帝动怒,大皇子对大皇子妃十分冷淡。 现在平国公兄弟在边关屡立战功,平国公府被厚赏,风光无限。大皇子这时便记起这是自己正经的岳家妻族了,张口就要照拂……哼! 这等话虚伪至极,想沾光借势才是真的吧! 大皇子妃在太夫人了然的目光下,有些心虚。 被关了一年,她简直都快被憋疯了。现在边关战局大好,捷报连连。大皇子主动去看她,张口要陪她回娘家。 她知道大皇子的心思,不敢也不愿拒绝。 不管如何,她是贺家这一辈唯一的嫡女,嫁入天家为媳。平国公府风光显赫,她在大皇子府内宅里,就能安然无事稳稳立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