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页 (第2/2页)
以让粮食丰产之地。” 季盛彦合上手中的甄家资料,示意林如海继续说。 林如海从怀里掏出一个黄色的纸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撮黑色的土壤,他将纸包递给卢升荣,激动难掩道:“此土肥力甚高,堪比禹帝湮洪水的息壤。” 阮昌晋脸上闪过诧异,《山海经》有云:禹以息壤湮洪水,可这是神话传说,难不成还真有这种东西?还是说林如海夸大其词? 季盛彦一看这土就知道林如海说的是哪儿了,但他还是开口问道:“此土出于何处?” 阮昌晋也看向林如海,于季国来说,粮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找到这么一处地方,这就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林如海脸上激动的表情稍敛,他开口答道:“此地在辽东。” 阮昌晋闻言眉头一皱:“关外?” 林如海点头,这也是他忧心的地方,该地虽属季朝,却在山海关外,虽有辽东都指挥使司坐镇,可该地与鞑靼交界,同时那里还生活着女真部,如果将该地开发出来,后续问题会很多,战争不可避免。 阮昌晋沉默,果然天上不会掉馅儿饼,福祸总相依,也难怪林如海没有在朝堂上将工部的发现讲出来,就算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这里面牵扯太多,为了减少麻烦,开垦事宜肯定受阻,甚至有搁浅的可能。 季盛彦也明白林如海将此事禀与他听目的,东三省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那里将来会是季朝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等林禹州探明东三省的矿藏,它的地位会更加重要。 军制改革迫在眉睫,只有雄厚的国力,强大的武力,季朝才有话语权,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 季盛彦想了很多,可他依旧板着一张冰山脸,等林如海将自己的想法讲述完,他才开口道:“此事孤已知晓,林大人放心,孤会妥善安排。” 具体举措季盛彦没说,当下说出来,还是太早,且有些计划,他还要斟酌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世界的人不明白,知晓其中利害关系的他,需要提前规划好。 见季盛彦上心了,林如海便放心了,实在不行他还有个儿子,必要的时候可以让林禹州提醒一下太子,想到这里,林如海有种自家儿子是蓝颜祸水的感觉。 林如海脑子里想什么,季盛彦不知道,他看向阮昌晋问道:“阮大人此来何事?” 阮昌晋转头看向林如海,不自在地咳嗽了两下。 林如海心一颤,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阮昌晋调整了一下神色,开口道:“太子殿下,如今西北军与鞑靼摩擦不断,军械粮草具吃紧,粮草臣已上书陛下,只是这军械方面……”他一边说一边看向林如海,眼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