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1页 (第1/2页)
林禹州发现这条暗道之后,本来是要填起来的,却被刘协阻止了,他也想偶尔走出皇城透透气。刘协还是个小孩子,总憋在四角天空的皇城里,没准会得抑郁症。林禹州便同意了。 刘协挪到季盛彦身边,跟他一起“偷听”林禹州和王允的对话,当他听到林禹州说天下之才尽归朝廷所有,要唯才是举,最后又听到“天子门生”这个词,他激动地整张小脸都憋得通红。 季盛彦见刘协这个样子,朝他后脑壳拍了一下,把他过分激动地心情拍没了。 书房外没有了声音了,刘协低声问季盛彦:“王中郎好像不是很乐意推行科举制,为什么?” 季盛彦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刘辩在冀州称帝了。” “朕知道。”刘辩扣了扣桌案边缘。 季盛彦问道:“你愿意让他与你平分江山吗?” 刘协抬头:“不!” 季盛彦摊开右手:“同理,人才抡举是世家大族的‘江山’,科举制会让相当一部分寒门子弟分割这座‘江山’,他们当然不愿意让。” 林禹州打发走王允,走进内厅时刚好听见这句话。汉朝江山持续四百多年,世家大族对刘氏皇族的忠诚度还是颇高的,可刘氏皇朝灭亡之后,魏晋豪门谁会将皇室放在眼中?即便到了初唐时候,士族仍然耻于与朝中新贵交好联姻,他们甚至不愿意娶公主。直到那位女皇帝登基,她以雷霆之势将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政治集团驱逐出政治中心,门阀遏制人才的局面才真正被打破。 刘协才八岁,便是天天认真看书,明白的事情还是有限,不过季盛彦的比喻很直白,他懂了。就因为懂了,他更不高兴了,扭头看见林禹州的时候,整张脸都气得鼓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协心情平静了,对进来的林禹州说道:“将军,我来找青崖。”自从他被青崖带着飞出皇城后,就分外喜欢那种感觉,他想学武,又不敢跟林禹州和季盛彦说,只能缠着青崖。 想着青崖在荀彧那里,而荀彧以后八成会是刘协的太傅之一,林禹州毫不犹豫地让人将刘协送了过去,带孩子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别人为好。 刘协走后,林禹州坐到季盛彦旁边,“接着刚才的话,蔡邕是蔡文姬的爹,也是一代名士,怎么没在官员名录上看到他的名字?” “灵帝时期,他被流放朔方,后避祸江南。”得益于穿越的身份,季盛彦对东汉士族的了解比较全面,在颍川之时,还曾阅读过蔡邕撰写的书籍,“董卓专权之后,强召蔡邕为军师祭酒,他在三天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个职位,此事在史书中有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