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8页 (第1/2页)
“袁绍推刘辩称帝后,诸葛玄弃官,携侄子诸葛亮,诸葛瑾于荆州隐居。后来他将诸葛瑾送入凉州学院,如此,本应去益州参加乡试的诸葛瑾,因凉州学院的关系,可以留在武威参加科考。” 听完季盛彦的解释,林禹州笑了起来,他抖了抖手中的纸,“本世界第一次科举,高手过招,腥风血雨。” 季盛彦眼中闪过笑意,“以后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庞统等人一起科举了,那叫什么?” “神仙打架。”林禹州突然很庆幸自己不用再参加科举考了,要是跟这些人一起科举,那不是很悲剧?会被打击的怀疑人生吧? 三月初九,一晃就到。辰时一刻,贡院大门打开,守卫军就位,监考官,巡视官就位,四名检查员站到了大门口,学子们按照入城登记时领的号码牌,一一通过检查。 本次洛阳乡试一共有三百七十名学子参加,学子进入贡院后,跟据检查员发放的号牌,寻找自己的号舍。号舍不算宽敞,里面的东西更简单,一个既能当床又能当书桌用的案板,一张凳子,统一的被褥,炭炉,水壶等等,还有给考生准备的素食干粮,方便汤饼,食用方法就写在号舍墙上。 巳时一刻,贡院响起铜锣声,守卫军入场,每个号舍前站一人,同时主考官开始宣读考场规则,宣读完,巡视官发放试卷,铜锣声再起,考生方可提笔答题。 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考场氛围肃穆起来,不仅考生,连考官都生出了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第一届的科考还没后世那么深入人心,但参加科举的学子,大多数也都有真才实学,所以考场上还没有出现哪个学子因情绪不稳而晕倒或发狂什么的,大家安安生生地渡过了第一天考试。 皇宫中,刘协在寝殿里来来回回地走,这是他当皇帝后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他非常紧张,可又不想自己的紧张被林禹州他们看见,担心他们会失望。 总算熬到了傍晚,刘协食不知味地啃了顿晚饭,他怀着比学子还要紧张的心情,躺在了寝殿的床上。就这么翻来覆去折腾了三天,乡试终于结束了,不仅学子们觉得解放了,刘协也觉得自己解放了,经过这几天的“折磨”,他感觉会试的时候,自己肯定能安然处之。 持续三天的乡试终于结束,有些事情也急需处理。为了防止某些世家豪门破坏科举,这届乡试异常严格,军队守卫,暗探监视,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被牢牢控制起来,等学子们考完试,离开贡院之后,朝廷才对这些人动手。 乡试后三天,军队和暗探合作,将所有妄图破坏科考的人员抓了起来,而同一时间,朝廷的旨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