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9页 (第2/2页)
这种事,待到明年,游街会更严。”郭嘉收起折扇,带着自家小学生们坐回包间里,“他们算是为后来人‘探路’了。” 一根发簪还不至于让大家太过紧张,诸葛亮他们讨论几句便过了,郭嘉乘着他们吃糕点的时候,开口道:“不能白带你们出来一趟,今日的功课便是写一篇《观状元游街》可否?” 司马懿挑了一下眉:“先生,明日一早交吗?” 郭嘉没回答,转而看向荀彧,问道:“文若有功课布置吗?” 荀彧注意到孩子们略微紧张的心情,想起林禹州的话,天下就没有喜欢做功课的学生,同样天下就没有不喜欢布置功课的老师,他笑道:“自然是有的,唔……”他转头看了一下窗外,“就以刚才的发簪事件写一篇策论吧。” 听荀彧说完,郭嘉就到:“就两篇文章而已,明日可以交上来吧?” 诸葛亮他们会说不能吗?只有小荀适撇了撇嘴,“晚上不想写文章。” 谁能逼一个五岁小娃娃写文章?他跟在刘协身边,就是跟着玩的,郭嘉捏了捏荀适的脸:“回家问你爹,让他教你写。” 对于郭嘉坑荀攸的行为,荀彧不置可否,偶尔看侄子被坑,也挺好玩儿的。 第216章 三国建工忙(55) 白日里游街遇到的各种状况林禹州已经知晓, 自科举诞生之后,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科举文化,游街时女子散花赠物也是常有的事, 周瑜的遭遇算是比较倒霉的一种。好在如今是大汉, 若是宋朝, 他恐怕不止遭遇“发簪”袭击,还得防着那些女郎的家人,否则很可能就被“榜下捉婿”。 虽然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林禹州的手却在奏折上镇定自若地写着“批”字,白日是传胪大典, 晚上还有恩荣宴,他需要在宴会开始之前将桌案上的公务处理完。 习惯了季盛彦在身边的日子,他咋一离开, 林禹州还真不适应,没人会在他口渴的时候为他添水, 也没人会帮他处理公务了, 一个人待在内书房办公, 十分无聊。 荀攸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内书房门口,他观察着林禹州的神色, 轻笑道:“将军是在担心军师吗?” “公达啊, 进来吧。”林禹州合上奏折, 抬眼问道:“你没跟着奉孝去街上凑热闹?” “上年纪了, 精神不济。”荀攸笑呵呵地走进内书房, 他坐到林禹州下首, 捋着胡须道:“等小儿科考那日, 在去吧。” 荀攸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体弱, 做学问还成,指望他科考做官却是强人所难了,实在是心疾太过危险,便是养好了,也还有隐患在。荀攸口中的小儿,指的是荀适,不过荀适才五岁,离他参加科考,少说还要七八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