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页 (第1/2页)
另一面不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的萧如歌, 当他怀着急切的心情终于找到当年父亲通敌叛国卷宗的时候, 整个身体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起来, 迅速向四周环顾了一周,很快他就发现丞相公子在离他四五米远的另一头,此时正认真的翻找着,萧如歌当即迫不及待的将卷宗打开了。 卷宗里简略的记载了他父亲萧战当年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事迹, 直到十年前, 萧战通敌叛国的消息传入朝中。卷宗里说, 萧战通敌叛国,在齐国与周国大军开战前夕,竟然在胡人沟与敌军将领密会,并将齐军兵防图送给了敌军,萧战这一举动直接导致齐军大败,死伤无数,齐国损失惨重。 随后,三个证人指正了萧战通敌叛国的事实。一个是当时萧战大将军的心腹副将,徐茂福,也就是现在的国公府主人。徐茂福指认萧将军在大战前夕行为异常,并在大战之前秘密出营,在两军交汇的胡人沟秘会敌人,当时跟上去的徐茂福还不知道那就是萧战,于是匆忙间当场站出对两人出手。慌乱之余的萧战被徐茂福刺伤了手臂,但萧将军本就武功盖世,一般人根本伤不到他,密会的两人随即摆脱徐茂福迅速离开,而徐茂福无奈只能慌乱回营通报。 第二个证人正是十年前一夜暴富的胡大元。他当时还是个茶叶商人,正从吴国收茶回来,因为齐周两国交战焦急,一直待在吴国茶山附近的他不可能收到两国交战的信息,于是直到经过两军交战地他才知道,两国大军正聚集在附近,随时有交战的可能,但就在他慌乱赶路的当晚,刚巧就在胡人沟看到了萧战将军密会敌人,所以他成了证人之一。 而第三位证人,也是最为关键的证人之一,正是当时一位著名的随军军医,是他证明了萧战将军手臂上的剑伤与徐茂福的剑口吻合。 如此三个证人刚好证明了萧战通敌叛国的事实,这些都是萧如歌从未知道的。但有一点让人有些费解,当年萧战通敌叛国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是说萧战的叛国导致齐军大败死伤无数,所以萧战被就地正法,这是所有齐国人所知道的,也是当年的萧如歌所知晓的。 但是,在这卷轴里记载的却不同,萧战并非是被就地正法,而是饮剑自刎,也就是说萧战是自杀的。 萧如歌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双眼发红,当年他还小,可是后来想想却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是他绝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做通敌叛国之事,任谁都可以就是他父亲不可能,他们萧家可是三代忠烈,全都是保家卫国的名将啊,通敌叛国是为了什么?理由呢?根本说不通。 再就是说他父亲被就地正法,这他就更不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