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节 (第1/3页)
她想的更多,真要那么做的话,明面上看他们家是占了便宜,但村里头说话必定不好听,而且他家二婶心里头也不乐意,反倒是容易生出是非来。 “春种秋收就忙那么几天,我们家就两亩地,真的不累。”苏凤章无奈说道,事实上他也真的没做什么活儿,都让别人做了。 “我一边读书,读的眼睛累了就下地忙活松快松快筋骨,也算劳逸结合,您说是不是?” 苏赵氏眼神微微一亮,问道:“你这次想好了?” 苏凤章无奈说道:“可不是都想好了,早晨娘没拦着我下地,不也是想让我看看干活到底能有多累吗?” 否则以苏赵氏的性子肯定是死命拦着,而不是闹着一块儿去。 苏赵氏笑了一下,说:“这农活也有讲究,个人有个人的造化,就说你爹,当典吏还成,让他回家种田的话也得饿死一家子。” 可不是嘛,古代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上一整年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 这年头种地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也没有保障。 说通了这事儿,苏赵氏果然没有再念叨,默认了家里头种两亩地的事实。 其实不管是谁都知道,这两亩地铁定是养活不了一家子的,不过种着能有粮食收也好。 回到自己的房中,苏凤章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肩背,感叹一声不容易。 种地的性价比太低了,不符合他资本家的身份,既然都要付出努力,脑力劳动的成果远超过体力劳动,做什么选择难道还要想吗? 听见外头苏兰章的笑声,苏凤章又叹息了一声,这孩子要是再大几岁,倒是可以培养一下,现在还完全顶不上事儿,马上开始教育也来不及啊。 苏凤章一直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开始做准备。 虽说启蒙读物跟他记忆的不一样,但科举却脱不开四书五经,而他非常幸运,亲爹和大哥都是读书人,这些必备书籍都有。 当初苏典吏被免职回家的时候把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书籍都搬了回来,苏家特意腾出来一个房间摆着,算是临时的书房,里头放得满满当当。 苏凤章穿越过来之后还是第一次进来,进门就看到两架子的书,这些书若是卖出去的话也能有几百两银子,在古代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爹兄种树,后人乘凉,这倒是省了他好大的麻烦。 苏凤章伸手抽出一本书来看,却发现是杂记,里头还有苏典吏写过的笔记,仔细一看是讲青州府乡俗小事的。 粗略一看,苏典吏收藏的杂书倒是不少,游记杂记都有,约莫是他觉得自己此生科举进阶无望,已经将心思落到了其他地方。 继续翻阅,果然找到了四书五经,统一整整齐齐的放在一排书架上,看得出来主人对她们十分爱惜,可不是吗,这书的价格可不低。 再往下看,除了印刷本之外,还有不少是抄写的,其中一人的笔记老练,应该就是苏典吏,另一人的笔记稍显稚嫩,应该是他死去的大哥抄录的。 这些抄录的书种类就更加复杂了,其中六艺和诸子的最多,诗赋其次,术数再次,角落处还发现了一本医经,倒是没瞧见兵书。 也不奇怪,兵书在这年头并不是寻常人可以拿到的,就算是看到了,苏典吏和苏宗章两个都是文人,估计也不太感兴趣,自然不会抄录。 苏凤章数了一遍,总数居然能有近两百本,别看这数字似乎不大,比不得一些藏书家动则成千上万卷,但在普通文人这边已经可以傲视群雄了。 苏典吏和苏宗章给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苏凤章这般感叹道。 他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将这些书分门别类的放好,又单独做了本收录,这样以后想要找什么书的话,只要对号取索就成了。 整理容易读书难,他本人从未读过四书五经,原主读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基础并不稳固,这会儿翻开第一本书后,苏凤章只觉得百般不适应。 首先要克服的是阅读习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从横排道竖排,从简体字到繁体字,更坑爹的是,这时候还没有推广标点符号。 甚至这时候有些书的经义解释众说纷纭,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人,解说的都不一样。 苏凤章觉得自己也算是聪明人,前辈子读书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