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天赐良缘。 (第1/2页)
皇帝用了两日的时间,巡视了无定河。 甚为满意。 感慨道:“百年之内,无定河两岸的百姓可安居乐业,以后就叫它永定河吧。” 随行众臣皆赞。 皇帝说:“河道两岸的防护工作,做的好。” 众臣又赞。 皇帝问:“通县的县令叫什么名字?” 胤禛上前答话:“回皇阿玛的话,叫戴铎,今年捐的官。原是儿臣府上的家奴。” 瘦高的温达往前挤了挤,凑近了说:“通县的县衙改在了德水镇,马上就到了。万岁爷想不想看看,用银子买的官,是个什么水平。臣见过两次,觉得是挺不错的。” 后面站着的一品二品官暗自腹诽:你这个才升不久的从四品,要不是于成龙强拉着,随行的资格都没有。往前凑个什么事啊!跟万岁爷说话的语气,还这么熟稔。 皇帝多年没听到有人自然又热情的跟他说话了,立即同意了他的提议,“朕就去看看你们说的挺不错,是个什么样儿的不错。” 小半个时辰后。 皇帝心道,这哪里能说是挺不错,应该是极好。外表模样、谈吐见解,放眼三省六部,年轻官员之中,强过他的人,挑不出几个来。 比年羹尧沉稳;比张廷玉世故。这类人最适合当官。会说话,能办事。 而且有眼光有决断,把县衙设在这个交通四通八达的小镇上。尚不足一年的时间,就大变了样儿。 龙颜大悦。 “朕唯才是用,不管走哪一条路,只要能为老百姓谋福利,就该大力提拔。”朗声道:“提升戴铎为顺天府府丞,明日就去顺天府报到吧。” 顺天府是京城的府衙。 一般的知府是五品或是从四品,顺天府尹是正三品。正三品的衙门用的是铜印,顺天府与尚书以及封疆大吏一样用的银印。由此可见顺天府的地位非凡。 顺天府丞是正四品,仅低府尹一级。 比刚刚想提携他的温达,这个同级别的工部侍郎官位还要显赫一些。 在场的老臣们,心中酸涩无比。十年寒窗,多年官场。抵不过一个不到一年的捐官。皇子的风头正劲,一个家奴也跟着占光啊。 有人凄凄然的时候,戴铎跪下谢恩,并说:“臣自觉还未做出成绩,有愧万岁爷的厚爱。臣愿意协助李大人把通县的土地新政推广完善之后,再去顺天府报到。” 这得罪权贵的差事,人人避而不及,也只有新科状元李蟠这个愣头青愿意接。一个多月过去了,雷声大雨点小,焦头烂额,鸡飞狗跳,也没整出个啥眉目。 皇帝听了八阿哥的禀告后,正思索着让谁顶替呢。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了。 喜悦道:“就由你来主持。把这几个县一并整治了。” 戴铎又让大家意外了。 他说:“李大人刚正无私、坚韧不拔的好官。犹如一把锐利的长剑,所到之处,鬼神不惧。最适合推广新政。臣擅迂回、出谋划策,适合辅助。” 离开德水镇回京。 温达对胤禛感叹:“四爷您真有眼光,只要您看上的人,个个非同凡响。下官就不说了,谁敢想戴大人去年还是个赶车的,年大人是个街痞子混混。” 想到去年在德水镇的客栈里挑灯夜战,为了无定河帐目的问题,群策群力。 更是感慨。 歪头看着胤禛,万分不解地问:“四爷您这么有眼光的人,怎么一到女人身上就不行了呢?您跟下官说说,您现在宠着的这位,哪一点比您的前福晋好?” 胤禛心中憋堵,温达的呱噪,如同猫爪挠心似的。一爪一爪挠下去,有一点点痒,更多的是滋滋拉拉的疼。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拉开车窗,对旁边一个骑马的护卫说:“把马给我。” 温达惊喜道:“四爷,您是回朱家庄的吗?这就对了嘛,知错就改。求一次不行,多求几次......” 胤禛没理会他,跳下马车后,跨马朝京城的方向奔。 温达冲他的背影摇头:傻货。 胤禛回到府里刚上灯,苏培盛跟在后面禀报:“今儿有人去了大王子府上。”如果不追问,他打算后面就不说了。 胤禛不耐烦道:“还等着我问吗?有什么话,直接说完。” 苏培盛低声说:“乌拉那拉氏。” 胤禛的脑袋原本是有些昏沉,浑身疲软,也没胃口,准备回房就睡的。听到这个姓氏,立马全身警惕起来,每根汗都炸开了,急问:“谁?” 苏培盛的声音更低,“前福晋。” 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