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页 (第2/2页)
戍边守疆去了。反而是之前在江南富庶之地镇守的宁长远调回京城接管了京畿营,百姓们纷纷议论曾明德没有享福的命。 以至于曾明德之妻胡娘子,送走相聚了两个月不到的丈夫后,也在暗叹曾明德没有享福的命。 但是深处漩涡中心的左相徐坚却不会这么想, 他知道在普通百姓的层面上, 燕云开隐匿了自己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完全不在意权柄和名望。这一点让徐坚这个保皇党和许多打算当中间派的朝臣们放了心,只要燕云开愿意退出,先前那种权利争斗, 流血事件, 今后就不必再发生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燕云开态度非常决绝, 让亲近的曾明德带着驻守在京城西郊的北军回去戍边,提拔陌生的宁长远驻守京畿。 虽然在攻打魏王叛军的时候宁长远跟燕云开有些交情,但武举出身的宁长远出名的不爱结党营私,徐坚认为他更忠心于朝廷。 只是那些闻腥而动的投机分子,只怕要失望了。燕云开无意竞争,一直刻意跟最高权力保持距离,他们也就没有了跟着上位的机会。 说起来魏王就是脑子不清醒,被身边的人裹挟了,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实力是否足够,都有人逼着他去争夺。 就比如逼反魏王的盐税案,真正获益的其实是苏州和赣州两地的官员,其次是魏王妃背后的董家,最后才是被他们当作靠山的魏王。 事后查抄罪人,单是苏州一府就抄出三千六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国半年的赋税。可是清算魏王府的财物后,只能折算成八百万两,这当然有魏王需要养兵的缘故,但魏王比苏州知府还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虽然宁长远和曾明德的官位都升为了一品武官,但是都没有封爵。 老jian巨猾的徐坚已经猜到了燕云开的心思,他磨刀霍霍,正指向了勋贵。只可惜勋贵中在朝廷里任职的人并不多,现在都还没有看出燕云开的居心。 因为魏王谋反最后牵涉董家参与其中的案子,除了成年男丁和涉案的女眷,其余女眷和小孩都流放岭南,这件事似乎没有牵连太广,连一向以董家马首是瞻的申屠喜都还好好的在右相的位置上呆着。 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这场变革并没有杀戮太多的人。很多人因此松懈下来,以为危险已经轻松的渡过了,岂不知另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 申屠喜的儿媳妇,也就是董太后的女儿安乐长公主也还活着,只是因为鞭打寿阳大长公主的事情,被宗人府判仗二十,关押三年。 宗人府之前都是拥护董太后这一边儿的,如今董家落败,就想悄悄弄死安乐长公主表明立场,但是燕云开派人阻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