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页 (第2/2页)
开始打喷嚏,就是快要感冒的预警, 赵霁也不会大意,用桌上的茶杯,倒入杨小二提来的热水,冲了两包感冒冲剂。 赵霁自己喝了一碗,另一只晚递给杨小二。 杨小二感激的接过茶杯,看着褐色的药汤,捏着鼻子,一口灌了下去。 咂咂嘴,杨小二有点傻眼了, 望着赵霁惊奇道,“公子这不是糖水吗。” 这就是糖水吧。 他娘有时候肚子痛得厉害,就会冲一碗糖水喝,喝完就不痛了。也许糖水就是一种药,只是他以前不知道而已。 由于杨小二刚才的疑问,赵霁才想起来,在这个时代,某些劣质的红糖,其实是做糖时剩的下脚料,因为含有很多杂质,所以口感也是带有苦味的。那种苦味,也许比感冒冲剂的味道更强烈。 红糖的问题,就是工业不发达和平穷的问题。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肯定会得到巨大的改善,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西郊工坊逐渐壮大成为一个工业园区,还有全国各地工业的兴起,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 赵霁低头看着杨小二两只睁得圆滚滚的眼睛,笑着回答道,“那不是糖,就是药水。明天让厨房的李婶儿给你冲一杯白糖水喝,你就知道是什么滋味了,好了,快去睡觉吧。” 赵霁喝了一包感冒冲剂,又把杨小二打发回去了,再继续看剩余的那封信。 就剩下最后一封信了,不看完的话,心里中有个牵挂,对睡眠质量不好。 写信的人是郑钦,说起来赵霁和郑钦只见过一面,交情并不深厚,不知道为什么,郑钦在离开京城的前夕,会想起来特地给他写一封信。 赵霁拆开信纸,前面两张纸写了两首诗,都是郑钦写来赞美他的。 当初在太启山中跟郑钦相遇,对方说要写诗送给他,赵霁并没有太往心里去,没想到郑钦在离开京城之前,还真把这两首诗写出来了。 郑钦写诗的笔调,本来就是以“艳”字著称,他在山上看到赵霁,惊为天人,诗中所写,就是在秋天的太启山上原本心情苦闷寂渺,直到偶遇了赵霁,仿佛见到了降落凡尘的仙人,让他失落的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了。 看到那些称赞自己容貌和气质的华丽文字,赵霁本人都觉得太过浮夸,让人脸红。 而且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了治疗抑郁的功能。 除了两首诗,后面还有些文字,郑钦首先还是表达了他对赵霁的倾慕,从文字中看来,并没有秽亵的成分。然后又说自己终于离开了京城这个大泥潭,将来打算遨游天下,去寻访各地的名胜古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