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页 (第1/2页)
比如杨小二的父亲杨大壮,最近就很想辞掉轿夫的活计,到赵霁的工地上去帮工,但是当初西郊工坊在建安城外的郊县招人,就是觉得那些务农出身的短工比城里的贫民老实, 所以杨大壮一直都没能如愿,成为一个建筑工人。 杨大壮还算老实, 没有想到要通过王小二找赵霁帮忙,只是时不时的到工地外围去观望。 赵霁每天去工地,都会看到有人围观,明明都是些纷乱的场景, 那些观看的人却像看戏剧表演一样起劲儿。 那些工人也都有演员的劲头, 在围观的人面前用努力干活儿,上下班的时候昂首阔步,尤其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故意拿着荤菜在围观者的面前吃的津津有味, 整个一套表演式的炫耀行为。 赵霁把这一切都看着眼里, 只觉得工人们的小心思也很可爱,所以也并不禁止。 在接触过这些大晋的底层百姓之后, 赵霁觉得他们普遍都非常朴实,对强权很顺从,跟普遍狡猾的贵族阶层非常不同,这就是所谓见识的不同,所造成的人的不同。 现在的局面就是,必须要让赵霁监督着,工人们才不会太过劳累。否者他们不仅从早干到晚,还要主动加夜班,底下的管事也有相同的毛病,因为赵霁给出的奖赏很高,他们想早点完成工程,就能获得赵霁给出的奖赏。 但是赵霁不想过分的压榨底下的工人,这其中有现代的人权意识,还要就是他不希望在赶工的情况下,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他每天上工地,也有监督工程质量的意思。 时间到了十月十五,城外的学生宿舍已经完成了外墙建设,只差最好用水泥找平墙面,城内的商业住宅区比较大,还在进行地面的修建。但是今天是下元节,赵霁终于没有去工地,而是要陪着夏老太去城外,参加真武观的法会。 今天全家一起出行,再加上夏家的周娘子和夏莲儿母女两,马车走在路上,赵霁就看到路边成群结队的行人,但是夏老太过后却说,这次下元节的法会不如中元节盛大。 中元节的时候赵霁去徽州府处理赵老爹的案子,没有跟夏老太她们一起参加法会,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看今天的人数实在有些震撼。 不得不感叹,古代的宗教影响力强大,人们由衷的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真武观是建安城附近最大的道观,今天汇集了全城十分之一的人,不仅是道观内有法会,道观之外还有庙会,他们到了两里开外的地方,前面全是乌央央的人群,马车再也不能前进了,夏老太率先下车,招呼周娘子和夏莲儿一起下车步行。 赵霁他们下车步行,让夏家的管家老郑在外面看着两家人的马车,陈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