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节 (第2/2页)
流沙带,我们都会直接掉进去,被活活埋死。 既然现在没有流沙出现,就代表我们暂时还没有危险。 明悟狠狠咽着唾沫,汗洒了一地:“真,真进去?!” “别废话了!” 眼见吴家人都要追到屁股后了,我狠狠推了明悟一把,他健硕的身躯猛地往前一倾,摔了个狗啃泥的同时,也顺着入口掉进了墓里。 我紧跟其后,钻到一半才发现,这墓底居然别有洞天,从底到顶,粗略估算得有三米多高! 如果我头朝下进去,估计不大安全。 管他呢! 我顾不上想那么多,就整个钻进墓里,掉下去的同时,明悟也正好摔在地上。 他苦叫连连,等我压在他身上,更让他的声音大了一倍不止。 “哎哟!” 我爬起来伸手扶着他,加紧往里走:“别鬼叫了,去里边瞅瞅!” 墓上不断传来脚步声,吴家人已经到了,只是还没下来。 明悟也知道情况紧急,咬着牙跟我往前走:“多活一会是一会,走…” 墓里没有灯,而且似乎很多年没见阳光,空气潮湿充满霉味,天晓得有没有什么有毒气体。 不过走了半晌,我跟明悟都没什么事,倒是发现这座墓大的出奇,我们已经走了几百米,还在入口模样的窄道上。 “这不是单个的墓?”确定吴家人暂时追不上来,我终于有时间仔细观察一番。 明悟点点头:“听师父说,这些墓大多是将士与那一朝大家族的,所以几乎都是合葬。” “不过几百年了,除了最初的盗墓贼进来再也没出去过,就没人敢接近这些墓,所以刚才那几个人说的情况,估计我师父也不知道。” 我算对这些墓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也渐渐接受了此地的确极其凶恶的说法。 这座墓光是入口,便足足近五百米,从起初的窄道开始越来越宽,逐渐成为甬道,再到后来,已经成为宽阔的大道。 且做工、用料也随着深入而变化,一开始的窄道完全像是偷工减料,不光只是土路,连灯也没有。 可深入之后,两侧便换成了石壁,左右各有一盏长明灯,只要外界的新鲜空气进入古墓,便会自行亮起。 到了这里,石壁上开始出现不明含义的壁画,以及某些独特的符号,我开始还以为是东欧一些国家的人进入时留下的,但明悟仔细研究后说,这都是乾朝雕刻,并非后来添加。 “传说果然是真的!” 往前行进的途中,因为吴家人没有立刻追上来,我们的脚步也随之放慢,明悟研究着两侧壁画,忽然大叫了声。 我吓了一跳:“什么真不真的,再真也是传说,你能不能别大惊小怪?” “你发现没有,这些壁画居然是连续的,从入口到这里,一直是倒叙!” 明悟激动的够呛:“不过我看你也没注意,壁画刚出现时,讲述的是一位元帅模样的男人登基为王,身后就是这一代太行山脉的缩影,这就是乾朝的来由。” 我点点头,因为是最开始的,我也看见了。除了明悟说的,那幅壁画的太行山脉后,还有无数大军混战,似乎是几方势力。 就是说那位自立为帝的元帅,是趁王朝出现外来侵略、或内部争斗时建立了乾朝,也是够缺德的。 试想当时,那位元帅手握重兵,皇帝正等着他救驾呢,忽然听闻他把朝廷甩了的消息,不得活活气死? “在此之后,钺王镇一带风调雨顺,三年来粮食增产,外邦与乾朝多有往来,方方面面发展得极为顺利,也和传说一模一样!”明悟乐此不疲,一边研究壁画,一边向我讲述。 传说之中,钺王称帝有祥瑞之兆,我又点点头。 明悟又乱七八糟地讲着其他壁画,我可没心思听这些,吴家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追上来,可墓里又潜藏着巨大危机,谁知道还能活多久? 这小和尚玩心也够重的,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有心情研究壁画? 然而就在我这么想着时,却忽然听明悟总结道:“所以根据这些壁画,我们就能推断出乾朝实际上是被大水淹没,咱们也不是从正门进来的,那本来就是个盗墓坑!” “不是,你咋推断出来的?”我听得莫名其妙,“不就几幅壁画么,你还当真了。” 明悟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再度化身神棍:“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壁画要记录一个王朝的史实,其中自然暗涵精要。” 我让他从头再讲一遍,认真一听,才发现果然如他所言。 壁画上讲的故事倒不是多重要,重要的是绘者作画时,一切自然环境都要依据事实,不得篡改,且最终谁家的墓在什么地方,必须仔仔细细记录完好,以待后人复国后,再供瞻仰。 这也是明悟仔细研究壁画的缘由。 他仔细看了一遍,确定师父打小告诉他的那些典故所言非虚:“如此一来,说不定咱们就能利用这些传说,避开一些灾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