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节 (第1/3页)
何家欢一身唐装,虽是满头银发,却比先前精神许多。 怪了,他不在向南小学教书,跑送佛寺来做什么,更让我不解的是,他怎么也知道钺明王朝的事? “你不用奇怪,钺明王朝擅长工艺制造,其打造兵器、机巧的工艺水平,哪怕放在当今的世界,也仍然是一流。当中的许多技术,都值得学习。” 何老笑道:“钺明王朝虽短,却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上,值得称颂的一笔,国家对钺王墓群也很重视,但因为一直找不出不破坏墓群结构、正确的发掘方法,所以一直没有做相关考古研究。” 原来如此! 我微微颔首,难怪何老知道这么多,可能国家对钺明王朝,早就做过详细的史料整理。 何老从我手里拿过黑色册子,和颜悦色地翻开看了两眼,脸上的笑容,很快凝固了:“这,这是杜礼笙的手记…文物,大文物啊!” “阿弥陀佛,吉人自有天相,施主能得到如此宝物,也足以抵这些天白吃白喝的债了。”启风和尚一听,马上口诵佛号,开始坑蒙拐骗。 我怎么可能理他? 何老见多识广,都如此惊讶,可见这部册子虽小,却拥有极为重大的价值。 明悟跟何老挨着,这会也低着头凑过去,一边看一边念了出来:“钺明历2年,外敌虽去,然又有强寇进犯。朝廷得了两年便宜,要不了三月半载,定会整理大军,以图收复失地。朝廷气数已尽,自不是朕的对手,但国库空虚…” 日记? 我顿时没了多少兴趣,启风和尚也是又闭上了眸子,想来是听得犯困。 唯独何老跟明悟兴致勃勃,前者的老脸渐渐潮红,比见了漂亮姑娘还兴奋,明悟也是越读声音越大、语速越快,这是着了魔了。 “强寇难当,为保中原,朕只能尽力而为。那明教高人又该来找朕,所言将完全录入此手记,只留待后人查证其所谓逍遥世界之说。” 本来已经将目光对准另一部册子的我,听到这番话时,马上又抬起头来。 明教高人,逍遥世界! 我跟明悟对视一眼,立刻领悟了这番话的意思,我看向何老:“这一带有关钺王的传说里,有一则跟长生有关,难道就是指这个?” 何老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听我这么一问,他频频点头:“绝对错不了!想不到长生一说确有其事…有了这本手记,对研究那一时期的风土民情、各类文化,都有巨大的贡献!” 我刚要兴奋,可听了这些后,才发觉我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看来这就是那两人要找的东西了,你手里那本,会不会就是工事部?”明悟琢磨了一阵,忽然问我。 第256章 真凶 我赶紧看向手里的黑皮册子。 这册子跟钺王的手记大小差不多,然而所用的材质却天差地别。 这种黑皮,似乎是将某种动物的表皮扒了下来制成,可又如同老树皮,摸起来很是干枯。 当然,也可能是长期留在墓里,导致缺乏水分所致。 另一点,这种黑色与正常的黑不一样,像是蒙着一种绝对屏蔽世人的外沙,又让我感到似曾相识。 黑皮之上,赫然有一行不易看清的字迹。 《明教谈止》! “明教?!”我和明悟异口同声。 现在基本能够肯定,那位成就了钺王霸业、又许下长生之说的高人,正是出自明教! 我对古时的江湖事所知不多,如今也仅仅知道截教与阐教,可这两派都是上三流的,相当于是近代才有,至于明教,兴许爷爷他们才可能知晓。 我迫不及待翻开《明教谈止》,扉页并没像钺王手记那般记录作者,但却留下了篇幅不长的序。 大致看了一遍,上边的内容说,这册子是明教引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