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列传_第25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2页 (第2/2页)

一个“国际主义者”——神爱世人,他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信道者,自然也该大公无私地拯救芸芸众生。对于他令人无法理解的执着,沈长河却没有精力再去耐心纠正:因为很快,他就再次投身到前线中去了。

    莫里森是个观察力很强的人。在临时指挥所里住了几天之后,他就发现了沈长河身上“与众不同”之处。这位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将军从不与其他人一起用餐,每次出门必然戴着对于他来说大的有些过分的军帽、披着几乎可谓密不透风的军用斗篷——无论天气多热,都不例外。这种种怪异之处,让莫里森不由得起了疑心;不过,他虽然此刻已经想到了某个很可怕的答案,但却并不因此而感到恐惧。

    因为他近乎固执的执着,沈长河只得安排他留了下来:说是做一名“军医”,实则根本不需要他做什么。巴南山巍峨耸立、绵延不绝,将海拔接近一千米的澜沧城与出于平原地区的凉州城生生割裂开来,也使得东瀛派遣军不得不对着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望洋兴叹”,也因此,两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峙之中;如此一来,战事也就随之少了许多。

    此时的流亡政府呢?

    从凉州陷落的那天开始,维新政府大总统陈锡宁就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逃到了西南边境的缅北地区——那里是大洋国的海外殖民地。大洋国目前算是维新政府的“友邦”,在军事、外交各方面都对它有过颇多“关照”。又或者说,比起已成为东瀛帝国“傀儡”的东北军政府以及近年来愈发亲近基辅罗斯的西南军政府,大洋国只能选择“正统且软弱”的维新政府作为扶持对象、以及其在秦国的合法利益代言人。

    也就是说,如今风雨飘摇的大秦合众国中,唯一还能抵抗东瀛铁蹄的武装力量,就只剩下沈长河的滇军了。

    因为之前“公审”中那件轰动了全世界的桃色丑闻,民间对西南将军沈长河的评价可谓一落千丈。尽管作为那桩丑闻“女主角”的谢忱舟已经承认了她自己并非受害者而是始作俑者,可乱*伦的事实毕竟也是真实存在的。这桩“丑闻”最致命之处不在于两人之间的□□,而在沈长河“身为男子却被一个女人‘玷污’了”这个极其不合常理且惊世骇俗的情节——就连时下最狂野的小说也绝不敢写出这样的故事。

    在“强*jian”这种特定情境下,受害者通常要承担比施暴者更沉重的舆论谴责,此中道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好在谢忱舟已经死了。”偶尔,莫里森神父也会听到滇军部分将领如是悄悄议论。

    “这妖女就是个混账白眼儿狼,将军养条狗都比养她强一百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