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节 (第3/3页)
从长安一路往西,至到玉门关,伊吾,是怎么出去的?”太子声音不轻不重,若近若离,“你的文书关牒呢?” 春天胸中一哽,俯下身去:“请殿下治罪。” “你先跟我慢慢说来,再来量罪。”太子占了她的茶盏,慢悠悠的呷一口。 春天硬着头皮,将一路关戍情景娓娓道来,言及李渭,她心中一酸,没有李渭。 “你好大的胆子,鬼市买关牒,借力出陇中,又贿赂行商出玉门关。”太子连声哼哼,语气里却带着笑意,“人小鬼大,罪该万死。” 太子摇着扇子,敲敲她俯得低低的脑袋:“起来说话吧。” 他道:“不该铤而走险,像红崖沟那样的好运气,可没有几回。” 说起来,两个人最开始的交集,是红崖沟吧。 太子早前已命人探访各州郡莫名消失的大黄去向,段瑾珂回来后,太子得了春天说的一些讯息,令人查了红崖沟途经的那支蹊跷商队,也查出了些许东西。 当时怎么就没有多留个心眼,查查红崖沟受伤存活的这名少女呢。 太子暗自失笑。 此事罢了,太子走时,春天亦步亦趋的跟在太子身后,太子回头问她:“有话说?” “太子殿下...”她颇有些慌张,“当年军中判定,我爹爹违背军令,攻突厥战亡,爹爹因此没有追恤功烈。但实际上,爹爹是按令行事,是上峰有意迫害,我手边有此事的证词,您是河西大总管,也管着伊吾军,可否屈尊,帮我替爹爹洗刷冤屈...” 她如此说道,太子焉有不管之理。 春天手上有靖王给的叶良供案,呈给了太子:“我不欲母亲再回伤心之境,若有事要问,请殿下径直找我吧。” 太子收了东西,点点头,出了青龙寺。 后来太子再去青龙寺寻鲁章机,却不见春天。 “她回靖王府去了。”我我僧给太子斟茶,“太子殿下这阵子,是为了和尚我来,还是为了她来?” 太子挑眉失笑:“只不过常看你们一处作伴,随口问两句罢了。” “春天每月初一至十五都在寺里度亡悼念,下旬回靖王府陪她母亲。”我我僧淡然喝茶,“太子殿下再来,可要挑准时候,和尚不耐烦陪无聊人。” 太子哼笑:“师父这是嫌弃孤了。” 两人慢慢说话,太子见桌上搁笔的竹筒,里头插着几只新润的细毫:“孤看师父还是还俗再回御史台算了,成日喝酒吃rou,现今下连送往太后宫中的经文都要旁人来抄录,还做什么和尚。” 他捏起一只细毫,正是春天常用的那一支,捏在指节看了看,温雅一笑,回了自己的太子府。 中秋佳节,宫里设宴招待百官,皇后亦请了各家有品秩的夫人,老王妃带着岁官,靖王带着王妃季氏皆入了宫。 薛夫人带着春天,和一众婢女就坐在月下吃酒赏月。 薛夫人望着女儿皎洁的脸庞和明亮的眸:“一转眼间,妞妞就已经长大了。” “长安城的王孙公子,妞妞也见过不少,有合心合意的么?”薛夫人轻声问。 春天收回望着圆月的眼,慢慢摇了摇头。 “那慢慢来...不着急。”薛夫人抚摸着女儿的发,总需要时间来消磨心中的惦念。 靖王夜深才带着家眷回府,在王妃那少坐了片刻,喝了一盏浓茶,转身又去了薛夫人那。 薛夫人屋里温着醒酒茶,蝶衣翩跹,秀发倾泻,正痴痴望着靖王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dbq我换了男二。。。 下下章应该就是重逢~ 第76章 又一年 这年秋天, 太子给了春天好消息,在伊吾军中替小春都尉正名,追封烈勇, 相应的抚恤送至春天面前,也送给了小春都尉麾下那两百名追随的精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