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1/2页)
阿谣听到这些话,沉默良久。 直到姜诏忍无可忍,开口说: “二弟此举情有可原,林家欺人太甚,我去找他们要人!” 向来性子温润的人都来了脾气,卫国公又怎么会不气? 只是他经事多,什么大风大浪也见过。知道这样贸然前去讨不到好。 阿谣拦下姜诏: “那林锐再狂妄的性子,也没道理这样直白地得罪二哥得罪我们家吧?” 她想起今日在上林苑,林锐就挡在赵氏马前不肯走,才致使她们的两匹马相撞。 实在有些不正常。 但若是有人授意,故意如此,那就说得过去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rou。 阿谣现在觉得自己便像案板上的rou,任人宰割。不过,她到底算是一块头脑清醒的rou。所以即便是被人宰割,她也要那刀同遭反噬。 阿谣一个闺中女子都能想到的事情,姜家父子在朝为官又怎么会想不到? 想必正是因为这其中牵涉众多,才一时拿不出主意吧? 阿谣看着爹爹满面愁色,倏然福至心灵,好像这事是谁授意,有何目的,在她心中昭然若揭。 她定定心神,终于道: “我有法子。爹爹,给我一点时间,我来救二哥。” 卫国公猜到她的意图,当即便厉声制止: “不行!你爹还没死呢,用不着你去!” 这是阿谣回到公府以来,她爹爹头一回对她动怒。 阿谣倒并不畏惧,只是摇摇头,解释道: “不是爹爹想的那样,只是那人冲我而来,此事我不去,换了爹和哥哥去,到时候爹爹就很难坚定心中所求了。” 贤妃背靠林家相府,势力日大。太子是中宫嫡子,血脉正统,又有皇后自其幼时便百般经营,两方消长平衡,势力相当。 贤妃桓王日益得帝心,哪里肯轻易罢休。太子是嫡,可若皇后换人做了,谁是嫡,可就不一定了。 是以,争储夺嫡愈演愈烈。 如今已经算计到卫国公手上的军权上来了。 毕竟众所周知,势力联合的最好方法,就是联姻。 尤其是这个时候卫国公府突然冒出来阿谣这么一个适龄的嫡女。 只是阿谣没想到,桓王狼子野心,竟然这样不加掩饰就用这么卑劣的手段。 听到阿谣说这些话,卫国公脸色愈发难看: “回去,别胡说。” 一旁的顾随也弄明白阿谣的意思,从旁劝道: “这点小事,阿谣还要担心我们顾不住你?快回去,别在这添乱了。” 阿谣虽不了解政局细节。可她多少知道一些,知道她爹爹卫国公是坚定的皇党,只忠君,不站队。 所以圣上才放心将那重要的权柄交到他手里。 桓王与贤妃心思动到卫国公府来了,想来也是一步险棋,依傍的不只是相府,更是圣上的宠信。 而圣上更信任卫国公不会糊涂到与太子、桓王任何一方结亲,便坐看皇后贤妃鹬蚌相争。 阿谣不肯走,她已弄清了事情大概,自然不能放任不管。 她俯下身,深深一拜,极为郑重,说道: “父亲心中定然清楚,只有阿谣如此,方能破解困局。父亲方可以继续维护宗法大统。女儿不过茫茫人间沧海一粟,舍一人,救家,为国,如此大义之举,父亲还不叫女儿做吗?” 姜家所有人都对她太好了。 好到他们一有什么事,她就忍不住想要舍弃自己,救他们。 卫国公似乎被她这一番话镇住,沉默良久,才开口说: “你真的想好了?” 虽然自家小女儿回家不久,但是卫国公这些时日多少了解她一些,知道阿谣心思细致,聪颖过人,懂事持重,若不是拿定了主意,不会这样说的。 “想好了。” “那你意欲何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