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页 (第2/2页)
入地库,车牌识别成功后自动抬竿。 林筝踩着刹车,顺着平缓的坡道一点点往下。 等车子停入车位,林筝拉下安全带,望向一直注视着她的顾南枝,“枝枝,钱的事你不用担心,就算你以后没工作我也养得起你。你从第一次遇见就舍不得骂的小孩儿长大了,她有能力为你的将来负责。” 第88章 会说话的人知道如何打动人心。 顾南枝从来不否认这点,也时常被林筝的‘花言巧语’搞得蠢蠢欲动。 今天这句尤其。 月色的光影从林筝脸上消失又重回的瞬间,顾南枝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一生的依靠。 往后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只要有林筝在,她不需要多努力就能过得很好。 ———— 去乡下找蒋哲爷爷的那天,林筝和导师请了假,坚持要陪顾南枝一起去。 顾南枝拧不过,只得答应。 蒋苒以想爷爷为由也跟了过去,其实是怕自己爷爷那个拧脾气说话太难听…… 等到了目的地,蒋苒发现自己实在想得太多。 就林筝那张抹了蜜的嘴,只要是她想哄的人根本不存在失败。 自家爷爷那张煤球脸都快笑成向日葵了。 蒋苒自己给自己酿了一罐儿醋,郁闷地喝了起来。 蒋苒爷爷的诊所开在大队委员会的大院里,隔条路就是附近唯一一所小学,十里八村的适龄小孩儿都在这里上学。 学生人数不算多,教师更少。 听蒋爷爷说,这里的老师都是‘全能’,什么课都得会带,遇到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还得充当保姆的角色。 老师们高强度的工作配不上低廉的工资,恶性循环下来,几乎没有年轻教师愿意留下来‘吃苦’,坚持下来的都是本村老教师,他们用惯了粉笔,即使蒋爷爷捐了全套的多媒体设备也不会使,全搁教室浪费了。 说到这,爷爷不免唉声叹气,感慨脱贫脱贫,脱了生活的贫,却没能脱掉精神上对‘落后’的畏惧。 他们等了好几年,始终等不来一个愿意静下心,改变那些陈旧教学方式的新人。 蒋爷爷语气里的无奈让顾南枝无法忽视。 她读了7年师范,一届高中加培训班5年不间断的代课,总共做了8年老师,15年对同一件事情的坚持让她对这个职业的热爱早已经根深蒂固。 听到爷爷的感慨,她的本能反应是想在这里代课,想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带到这里来。 可教育最怕虎头蛇尾,她只会在这里留短短半年,这个时间和培养一代人的重任比起来,连真正的开始都算不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