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节 (第4/4页)
云门。 跟巅峰榜上的青云门没有任何关系,却借用了青云门的名气,这对于真正的青云门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青云门已经打算对拓跋花影开设在天剑门麾下三千洲麓的小青云门,采取一些措施了。 这厢,三千洲麓为了小青云门的事情,正在跟巅峰榜青云门的拓跋花影洽谈。 而在三千洲麓边缘,萧丞在符水云的引导下,竟然也想起了从前,自己小时候,在海边小村的那段往事…… 小海村位于云梦泽东南方的边陲,地处纵海湾边缘,纵海湾是云梦泽最狂暴的海域,但是鱼类品种众多,小海村便是纵海湾边唯一的渔村。渔村里大约有三十多户人家,世代出海捕鱼为生。 夕阳西下,远处的晚霞为大海铺上了一层淡金色。九岁的萧丞站在海边,巴掌大的小脸,一双丹凤眼望着远处的海平面。他皮肤微微有些黑,不像城里的小娃娃那么粉雕玉硺,在萧丞旁边,站着张家嫂子,看上去二十出头。 在他们周围,还有一些老少村民,都站在海边聊着天,唯独没有青壮年。 张家嫂子摸了摸萧丞的头发,轻声道:“别担心,浪头还没起,渔船应该很快就回了。” 萧丞没有说话,他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打从四年前来到这个村子和叔叔相依为命,村子里的人打渔为生,每次出海五到七天,主要还是取决于天气,要看头天晚上,月亮周围有没有风圈。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总有一套自己判断天气的办法,是去近海,还是远海,也都提前有了章程。每到渔船回来的日子,亲眷们都会到海边来等,等一个收获,或者等一个噩耗。 天气渐渐暗下来,周围聊天的人声也都低了下来,有人在海边点了一丛篝火,火烧着木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夜晚的海面远处,是无尽的黑暗幽深,让人不自觉的心中敬畏。 张家嫂子从屋里拿了一件旧布衫,披在萧丞的身上,拉着他靠近篝火近一点。看向海面的双眼深处多了一丝担忧。 忽然,有人高声喊道:“渔火,是渔火……” 萧丞抬眼去看,远处的海平面出现了一个光点,那光点摇摇晃晃,好似浪头上的一盏油灯。他咧开嘴笑了,一双丹凤眼像是一弯月。转头说道:“嫂子,回航了。” 张家嫂子也激动的笑:“是啊,回航了,回航了。” 刚刚还安静的海边霎时间沸腾起来,大家纷纷向那盏渔火挥着手,渔火越来越近,可以看到一艘老旧的大木船缓缓驶来。 木船距离岸边还有一段距离,忽然响起了男人浑厚的歌声:“舢板作响鼓栧啼哟……日出登舟别家离哟……” 声音跨过大海,远远的传了过来,岸边的人们高声呼应着,萧丞也跟着大声唱了渔歌。 两边的歌声越来越近,大船靠岸,伴随着雄浑的歌声,一片大网从船上甩了下来,落在滩涂上,网里面跳跃着无数的鲜虾活鱼,歌声也越发的高昂。 萧丞和大家一起向着大船奔去,在大木船后面,还缀着几艘舢板船,大家上去拉纤绳,萧丞靠近渔船,帮着叔叔往渔船下面拉货,村子里其他的青壮年站在渔船上面,向下扔装满鱼的网,小鱼开心的笑,跟着唱起了语调骤然高昂的渔歌…… 唱着唱着,萧丞停住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数了数木船后面的几条舢板:“一、二、三、四、五……” 只有五条舢板船,张家哥哥的舢板不见了。萧丞感觉脖子有些僵硬,他慢慢的回过头,就看到了张家嫂子呆呆的站在那里,目光停在远处幽暗深邃的大海深处。那是他往日里看张家哥哥的眼神。只是,那里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漆黑,看不到那个喜欢说笑的阔嘴汉子…… 村子里的老人敲响了鱼皮鼓,随着鼓声响起,雄浑的渔歌声震夜海。 萧丞默默的低头收拾网里的鱼,每一次海上归来,都是一场在海边讨生活的人,获得的胜利。葬身大海是渔子的归宿,要骄傲,不要哭。这是每一个渔子都懂的道理。 各船里的渔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篝火无人添柴,火光渐黯,歌声渐低。喧闹的海边慢慢的趋于平静,大家陆续走回自家的草屋。叔叔牵着萧丞的小手,背着一袋子活蹦乱跳的鱼,缓步向家里走去。 萧丞一步三回头,每一次都被叔叔强行扯回来。叔叔低头看着滩涂上不知道走过多少回的路:“在海里讨生活,死亡并不可怕,大家出海前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只要带着满仓的鱼回来,就值得唱歌,渔歌,是渔民的战歌,就算只有一个人回来了,也是一场胜利,也要唱着歌活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