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别墅能穿越_第1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节 (第2/2页)

去只可能在山里,天然的干燥的山洞中,或者他们自己挖的改造的什么山洞中。

    许媛媛一身旧旧的棉衣,出城了。

    她时常出城,还时常回郊区的老房子,几年前重新翻盖过。

    依然是土坯房,只是土坯打的更厚实了,还有铺了瓦片。家里兄弟俩一人一套宅子。

    她常回去,邹放,吴佳也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

    冬天的山里,枯叶层层叠叠铺在山道上。如同黄色的地摊,一眼望去,还是蛮好看的。

    戴着厚厚的手套,右手握着磨的锋利闪着银光的柴刀。

    边走边坎路上的野草与荆棘。

    她走的都是一些古道,多年没有人走过的小道。

    站在山脚围着转了几圈,选出来的小道。

    一直转山的人还休息了一天,许媛媛在约定好的周一去了一趟单位,找了几位领导。事情没有办成,不是领导们拿乔不给面子。

    是因为粮站也没有什么粮食可以调拨。

    接下来的时间,一个人忙忙叨叨半个月。

    在西山的一处地方,一处封堵住的地方,许媛媛发现了端倪,进到里面,发现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粮食 ,还是没有脱壳的稻谷小麦。

    真好。

    许媛媛第一时间,就回到粮站,“站长,站长。”

    人还没有进门,许媛媛就开始喊,激动啊。

    另外也许还有类似的仓库,但不能说一起找到以后再上报。

    许媛媛下山以后,家也没有回,直接奔粮站。

    粮站的站长老汪,听到熟悉的声音 ,头疼:不是吧,又来找他调拨粮食。

    他以为还是前些天的事情。

    段同志是单位的老同志,他又不能训斥,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还得态度很好的接待。

    “段大姐,您来了。快请进。”汪站长笑眯眯的站在门口迎接刚退休的老同志。

    没办法一般退休的老同志都很难有这个待遇 ,可段大姐不一样 ,是带过他的老同志。当初他从部队转业到粮油公司 ,带他的人就是段大姐。

    从粮油公司到粮站,段大姐是他的师傅帮他很多,可这次段大姐说的那事,他真的很难做到 ,不是他不帮忙,是粮食紧张。

    可惜,来人手一挥,直接说,“快派人跟我走。”

    “去哪儿?”汪站长懵了,派人去哪儿?顶着一脑袋问号望着自己的师傅。

    “跟我去西山 ,我找到以前咱那粮油店的前东家藏粮食的一个山洞。里面大的很,全是粮食,稻谷 ,小麦,全是没有脱粒的,走,快走。”

    许媛媛急巴巴的。

    她知道小汪同志不会马上去,肯定得报告上去。

    这事一个粮站可不敢自己悄悄的运走粮食。

    报告是肯定的。

    “不是,段大姐,咱得先报告。才能派人去。”汪站长一把拉住急急想走的老大姐。

    隔壁办公室的人也站在边上听的真真的。

    “啊,那你报告吧。路上有些远,得派车,我可不走路了。累的我不行啊?”

    许媛媛走进办公室,一屁股坐下,在隔壁不远处的办公室做会计的大孙子郑少伟巴巴的跑来,给亲奶奶送上一杯热茶。

    许媛媛给了大孙子一个不错懂事的眼神。

    有许媛媛偶尔的振聋发聩的洗脑言语,家里的孙子孙女们都没有被养歪。差点歪了的两个儿子也被许媛媛掰正,两个儿媳,许媛媛不爱搭理。

    歪也好,正也好,都不管,也不关她的事。

    每次家庭聚会吃饭,许媛媛从不主动与她们说话。

    汪站长问清楚一切才开始报告,报告上去。

    一直忙到晚上,许媛媛才回家,明天还得接受询问。

    她倒是不担心什么。

    问心无愧。

    怕什么?

    在许媛媛的启发下,以前那间老粮铺的雇员帮忙回忆,还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在过年前还真又找到几个大山洞,里面也是满满当当的粮食。

    丰收啊。

    第二年,早已退休的许媛媛,还得到了奖状,上了报狠狠的红了一阵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