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页 (第1/2页)
后来有商人找到门路,直接将它们卖到亚洲地区,换成真金白银,由此变废为宝。 叶冬青吃这些东西吃习惯了,劳拉则有心理负担,不去尝试吃内脏,只是喝点汤,一小碗又一小碗,对于红烧的小公鸡口味倒是赞不绝口。 奔驰大g停放在街边没出问题,现在才六点多,路上行人数量不少,假如是夜里就很难说了。这里距离华尔街只有去区区十分钟路程,但却宛如两个世界,纽约发展几百年,造成新老建筑并存局面,有些被当成保护景点,有些成了贫民窟,富人们眼中的纽约跟穷人们眼中的纽约差别巨大。 三菜一汤总共花掉五十多美元,这价格还算实惠,没吃完便接到咨询公司员工打来的电话,告诉说帮忙联系好两家公司,让他回去看看。 于是叶冬青带着劳拉赶回华尔街,停好车后步行来到ypo咨询公司。 名叫罗伯逊的咨询公司老板,看叶冬青的眼神就像在看冤大头,为了一张ria金融牌照,居然愿意承担上百万美元债务,这不是冤大头是什么? ria对美国以外的金融企业而言挺难申请,但在华尔街,只要规模还不错、并且手续齐全的公司,几乎每家都有这种金融牌照,考虑到华尔街公司的破产比例,尤其是经历过互联网泡沫崩塌之后的最近。 前几年,华尔街企业热衷于投资it产业股,不少人赚到钱,也有不少人赔到吐血,一大批原本管理着几千万、上亿美元的基金公司宣布破产,想要收购还不简单? 被请到办公室里坐下,罗伯逊先生脸上挂着笑容,让助手帮忙泡了两杯茶,旁敲侧击问道:“这位先生,我看你好像很年轻啊,怎么会想到来华尔街开公司?” “还有什么地方是比华尔街更磨练人的呢?经常有人告诉我要做生意,就应该来这里锻炼一段时间,学习一些经验,所以我想开一家公司,从事基金生意,对冲基金什么的也可以。” 叶冬青含糊着说了句,纽约挺现实,华尔街更现实,他不希望被别人探清自己底细,要不然多半会被看轻,生意就没法做了。 一位小家伙,跑来华尔街要搞金融公司,罗伯逊先生理所当然认为叶冬青家有点钱,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不会有这种胆识,相信是真的想要收购公司,而不是跑来消遣自己就行。 他将三份还没来得及包裹起来的传真文件,递交到叶冬青手中,嘴里说着:“最近基金公司几乎全军覆没,一大帮投资者不再相信他们,但是这帮基金经理们日子还不错,前几年赚足了,毕竟不管涨跌,他们靠收取管理费和佣金来赚钱,属于无本买卖。 现在传统基金没有对冲基金受欢迎,我比较建议你完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