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页 (第2/2页)
题,要经营民生,还有敌国要防,就像摄政王不在的那几日,他骤然发现,没有了摄政王,他几乎都寸步难行。 终于,在看完了一天的奏章,天已经落下了帷幕,叔侄两个不约而同地伸了个懒腰,对上对方的视线,不由地笑出了声。 姜煜就是苦笑一声:“原来当一个皇帝,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这和他原本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明明应该意气风发的亲政,大手一挥,指点江山的气魄,结果居然是一整天都泡在这小小一方天地,处理这些堆积如山怎么都处理不完的政务。 姜澄好心地没有告诉他,其实并不是谁的奏章皇帝都要看的,因为一般奏折进到皇帝批示前,都会有专人负责誉抄,然后归类,送到各个相关部门,再由对应的官员挑出国家大事上疏请奏的,而且朝廷各个部门都有类似记录,就相当于记账簿一样,记载了当日收入的奏折,从哪个地方、从谁那里送来,交给谁处理了,怎么处理的,而且各个地方不仅有当地的官员,还有各省巡抚,每个月巡抚都要给朝廷上报一次这个月里事务,发生的事,又是如何处理,有些甚至能撇开朝廷,直接上报给皇帝的权利,尤其涉及比较重要的战争和政治的大事。 除此以外,还有皇帝派到各地和军中的眼线,自然也会有密折。 总之,不管哪个途径,都给了皇帝掌握全国大事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 而这些,作为一个皇帝,在行驶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是统统都要学习的。 翌日,姜澄也依然带着小皇帝同进同出,丝毫没有避嫌的意思,就连两位首辅都不禁怀疑摄政王是不是已经打算要让小皇帝亲政了。 姜澄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其他人的看法,就是原本并不打算和皇家联姻的陈寅都有些松动了。 如果连摄政王都支持小皇帝,那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会反对呢?小皇帝的位置,自然也就坐得稳稳的。 容太后没有想到,她极力想要促成和陈寅他们家的婚事,原本应当是顺顺利利才对,结果人家左右推脱,显然是看不上他们。 然而,最后还是因为姜澄,才能达成这件事,这还真是…… 容太后气得又摔了个杯子。 芙芷小心翼翼地处理掉碎片残渣,苦着脸看着剩下的几个杯子,这一套白瓷描金的茶杯,少了一个都不完整,只能整套撤换掉了。 这还是容太后最喜欢的茶杯呢! 也不知道等太后气消了,又是怎样rou痛。 别看容太后现在贵为太后,在后宫还不是如履薄冰,生怕有朝一日又被打回原形,身为她的贴身宫女,芙芷看得最清楚,容太后是不敢铺张浪费,更不敢奢侈度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