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节 (第2/4页)
就是上用的极品,加上这胭脂盒又是晋王妃亲自送来的及笄礼,想必,秦媚儿一定会将其视为珍宝,而且作为嫁妆带入东宫来。 纵观后宫之中,如今有妊的除了淑妃,就是晋王妃。不论她们之中的谁,因为这落子香而滑胎,最后追究下来都是东宫之过!只不过,安皇后也吃准了楚更对待秦婉婉的心思,因此在秦媚儿之外,还特地给秦婉婉准备了一份。 这条线索,也不禁让楚更一笑。他故作生气地质问陈怀瑜道:“你说,谁是我媳妇儿?” 陈怀瑜故意与他抬杠,争辩道:“自然,姑父将谁指给你做太子妃,谁就是你媳妇儿了!除非,你将秦婉婉抢回来?” 楚更随手抄起一叠子书朝陈怀瑜扔过来,没好气地道:“滚!” *** 十年前。 自从太子被人下毒之事发生以来,后宫之中,人人自危。一向温婉宽和的陈皇后一夜之间仿佛性情大变,不但对谁都有很重的防备之心,而是治理起后宫来,也不似从前那般,宽容待下。 往日里,后宫嫔妃们争宠上位,互相争斗,陈皇后总是居中调和,努力维持着后宫的平衡。可是值此一变,陈皇后动辄以严苛的宫规治理中馈,稍有不慎,不是贬斥降位份,就是直接拉去慎刑司。一时之间,宫妃们就连争风吃醋的话都不敢说了,后宫表面上的确平静了许多。 可是表面的平静,并不代表真正的心悦诚服。宫妃们明面上并不敢说什么,但是却时不常给皇帝吹耳边风。恰巧因为处置太子中毒一事,帝后之间有了龃龉,又加上老镇国公私用虎符调兵一事,皇帝已经动了要处置镇国公的心思。 前朝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镇国公府世代簪缨,宫中又有太子和陈皇后为助力,皇帝一时之间也不敢cao之过急。在前朝,拥戴老镇国公的一些朝臣们有的被外放调离了中枢,还有一些被寻了错处罢职免官。而在后宫之中,陈皇后却夹在镇国公和皇帝之间,左右为难,矛盾重重。 安贵妃洞察到了皇帝的用意,也极好地利用了皇帝的恐惧与多疑。在后宫之中,她懂得察言观色,善于做皇帝的解语花,而在朝堂之中,她的父兄逐渐被皇帝重用,成为制衡镇国公府的力量和皇帝打压镇国公府的爪牙。 永泰帝和陈皇后,曾经年少倾心的两人,取而代之的是皇帝心中的恐惧和皇后心中的怨怼。曾经执手相对的两人,因为立场的不同和利益的纠葛,背道而驰、渐行渐远。永泰帝毅然选择打压镇国公府,巩固自己的皇权,于是也就故意冷落了陈皇后,将原本为安妃擢升为贵妃,又赐予协理六宫职权。正是如此,便也给了当时的安贵妃可乘之机。 当时,后宫中恰好有两名宫妃怀孕,于是,安贵妃阴私地将这落子香混在陈皇后日常所用的胭脂之中。宫妃们每日都到凤仪宫给皇后请安,正是这香,令两位宫妃一前一后的滑胎。 比阴谋算计更诛心的,是曾经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明知有疑点,陈皇后可能被栽赃嫁祸,却依然熟视无睹的冷漠和顺势作为政治筹码的狠绝。 而这,也成为了压倒陈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楚更回忆起当年种种,不由得心中恨恨。他将书案上的纸笔尽数扫到了地上! 他不会忘记,当年,母后是如何郁郁而终的。 ☆、二字 大殿之上。 自从暖泉山猫了一冬回宫,也不知道是不是静养的时日太长,将朝政交予太子打理之后,自己也日益松懈了,永泰帝只觉得自己的精力似乎越来越不济了。不过既然还朝,这段日子便还有殿试和太子大婚两件大事等着他主持,所以也只能勉强打起精神来。 今日便是殿选的日子。一众的贡生们按照座次在大殿之中坐好,当福康举着明黄的圣旨,准备高声宣读今年殿试的试题,大家便都跪倒在书桌旁。 福康清了清嗓门,在这样的场合,需要气沉丹田,才能将试题清楚又大声的读出来:“各位贡士,今年皇上亲自给殿试命题,只看大家谁能金榜题名,一举夺魁。今年的试题只有两个字,题为:储君。” 在这样重要的人才选拔的考试之中,皇帝的选题既不是经史子集,也不是时政分析,反而只是“储君”两个字? 此时将命题定为“储君”,这题难,也不难。 难是在于,这些贡生们如今已是天子门生,若是一个不好,极容易得罪眼前的皇帝,或者得罪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