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白月光崩了人设_第 126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26 章 (第1/3页)

    外界争吵不休,颜珞笙在凤仪殿内,恍若与世隔绝。

    但接连三日迎来送往,让她大致判断出朝堂上的风向。

    京中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大多是见风使舵的人精,平日提及沈皇后,字里行间透着轻视与鄙夷,如今见皇帝要认真cao办她的丧事,为迎合圣意,便争先恐后前来祭拜。

    庆王一派的世家官员纵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忍气吞声。皇帝态度坚决,显然不把他们的反对放在眼里,他们若再纠缠不休、与一个已故之人的死后哀荣斤斤计较,实在有失体面。

    钟颐托病在家,从头到尾没有现身,派长子进宫代为吊唁。

    颜珞笙消息慢半拍,不知钟仆射被父亲当众气晕的事,与姜义恒一同接待了钟家大郎,从他看自己的眼神中觉出几分“世风日下、国之不幸”的意味。

    她丝毫不以为意,这些天,她已经见过太多各怀心思的目光。

    皇帝的想法不得而知,但父亲允许她守灵,当是打算借机向皇帝表态效忠。随着父亲亮明立场,朝中虽出身世家、却已认清形势的官员将以他为首,与泥古守旧的高门大族分庭抗礼。

    前世,新旧两派的斗争直到几年后才公然爆发,这辈子竟提早浮出水面。

    毕竟上一世颜家遭难,锐意革新者长期群龙无首,远不如那些抱残守缺的家族团结,再往前,由于青奚不宣而战、连下三城,朝野震惊之余,沈皇后的葬礼匆匆了事,并未引发任何争论。

    对于沈皇后突然辞世,颜珞笙始终有些难以相信。

    宋昭容虽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但以她的胆量和心机,取人性命还是过于勉强,而按说谢贵妃也不该如此莽撞,指使道姑对沈皇后痛下杀手,导致自己满盘皆输、得不偿失。

    最大的嫌疑落在了姜崇身上,九月初一当晚,沈皇后的宫人说,皇帝一来,就令人押走了宋昭容与那道姑,他自己却在内殿停留将近三个时辰,再度露面,第一句话便是“皇后薨逝”。

    两人的交谈内容,皇后弥留之际经历了什么,除了皇帝再无人知晓。

    沈皇后的面容恬淡安详,宛若陷入沉睡,颜珞笙想起那个玄乎的梦,又生出些许困惑。

    如果她是被姜崇所害,断不会走得如此安宁。

    姜义恒的反应比她更为冷静,他要求医官查验皇后死因,被皇帝驳回之后,也没再多言,与宫人一同护送皇后去往凤仪殿。

    守灵期间,他恪守礼仪,应对宾客的言行举止完美得无可挑剔,只在夜深人静时,那双与沈皇后极其相似的眼睛里才会不经意浮现一抹幽暗。

    重活一世,却未能料到突生变故,颜珞笙担心他因此自责,但灵堂之内不便随意交谈,她唯有默默陪在他身旁。

    三日后,皇后入殓,皇帝请云知真人做了最后一场法事,礼部敲定吉日,于十月初下葬。

    九月中旬,赵玉成将军快马加鞭回到洛阳,他早年在益州时受过皇后恩惠,班师途中听闻消息,便日夜兼程赶在皇后落葬前进宫凭吊。

    贵妃得知赵将军回京,拖着病体在御书房外跪了半日,请求皇帝解除庆王的禁足令,好让他去赵将军府上登门道歉。皇帝却置之不理,甚至贵妃晕倒在阶前,他也未曾松口。

    最终,谢家碍于情面,派了庆王的两位表兄弟到赵家请罪,却不料两人遭到婉拒后,竟在大门外出言不逊,被赶巧回府的赵二公子听见,顿时新仇旧恨涌上心来,与两人大打出手。

    好不容易被双方仆从拉开,谢家两位公子已被揍得鼻青脸肿,堪称颜面扫地。

    次日,谢将军长子谢尚书入宫哭诉,自称两个儿子好心去赔罪,非但被拒之门外,还让赵二公子出手打伤,恳请皇帝主持公道。

    知情者都被谢家恶人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