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2/3页)

伯们,文岚想起散落在各地大小不一的华人社区。

    出乎许多人的印象,其中在古巴、墨西哥和许多南太平洋的小岛上,都有着为数不少的华人社区。

    他们为了生活,远度重洋,到达所谓遍地是黄金的地方打工赚钱养家。

    他们离开家,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

    抱着能够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美好愿望,他们偷偷到了异国他乡,而真实的情况却总是事与愿违。

    他们永远回不了家。

    因为,他们永远生活在社会最低层,靠出卖劳动力,用青春、时间和健康换取微薄的薪资,再把那些积攒下来的钱寄回老家。

    父母已经老去,他们的青春不再,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昔日的高强度工作,自己却依旧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连回家的路费都筹不起。

    老去的他们,每每遇到一个新鲜的华国人面孔,听到熟悉的汉语,便忍不住流泪,用各种语言讲述他们失去的家园,讲述他们逝去的祖辈。

    在后世的互联网上,出现的只有那些衣锦还乡的成功者或者后来加入的新华人。

    而这些老华侨,或者说老唐人,则永远存在在社会的边缘,犹如停留在时光隧道的空洞里面。

    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被人遗忘,逐渐凋零,逐渐消失在时空隧道之中。

    他们的晚年生活极其枯燥无味,经年累月的就是退休、打麻将、看电视、吃饭、等死。

    ☆、择土定居

    走出唐人街的时候,文岚一行人感慨万千。

    对文岚等人非常热情的,多数都是第一代移民。

    经过数十年的变迁,第二代移民大多数英语非常流利,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上的米国文化的熏陶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相对西式的作风,让他们常常与上一代人在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存在这剧烈的冲突。

    这,一如金老爷子达到米国之后遇到的问题一样。

    在刚见到亲人的时候,团聚的喜悦,久别重逢之后的剧烈情绪波动,掩盖了许多问题。

    在相处一两个星期后,彼此间的差异日益明显,表面的和平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金家的三代们,矜持而挑剔地看着这些所谓的亲人们,用着他们难以明说的暗语讥讽着那些随行的新移民们。

    金老爷子有心想与从未见过的孙辈熟络,但总是热脸贴上了对方的冷屁股。

    精心挑选的中式珠宝,被嗤之以鼻,谓之“老土”。

    特意准备的礼物,此间的大外孙女黄莲婷感动得热泪盈眶,揽着金老爷子撒娇:“外公,你还好了,我爱死你了。”

    转头,文岚就看见在没有外人的房间里,黄莲婷跟她母亲金毓蓉抱怨说:“mama,这洋娃娃的衣服太丑了,你赶紧收起来,我要那个新出的芭比娃娃,就是爱丽丝有的那个。mama,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做 ,这个月的零用钱,能不能先给我?”

    门缝里传来金毓蓉无力的训斥:“这是你们的外公,是mama的爸爸,所以你们一定要孝顺……”

    文岚悄悄地退回到一楼的客厅,看着金老爷子仍在努力与孙儿交流:“……凤眠要住校,那你呢,以后也要住校吗?我一路过来,看见很多小孩子下午3点就放学了。”

    金慕樵用比较生硬的北京话解释说:“这边分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一般来说私立学校高年级大多都是会住校的。因为,放学之后还会有很多体育活动、学习课程和自由活动时间。如果不参加,就会跟其他人不一样,会影响……”

    金老爷子眉头紧锁,努力体会孙辈们不一样的生活,试图融入进去。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很明显,效果不佳。

    衣食住行,两方的习惯实在相距甚远,勉强搅和在一起,彼此都觉得非常不适。

    四下无人之时,文岚悄悄问到:“我们以后也要这样住在一起吗?”

    金老爷子掐了掐鼻梁:“不了,毓蓉离婚后虽然拿到了孩子们的抚养权,但是孩子们时不时还是会跟他们爸爸住一段时间。毓蓉要管公司,必须住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她习惯了她的房子,我们也没有必要改变她的生活。毓蓉给我买的那栋房子,就先放着吧,我们偶尔可以过来住几天。”

    “那,您打算以后住哪里?我大概要在这边待多久?这边虽然很好,衣食住行样样便利,但是,我还是想回家。”

    文岚想念家里的味道,想念厂里nongnong的人情味,想念那种人人平等的感觉。

    金老爷子挑了几颗奶糖递给文岚:“回去,可就没有这些糖果吃啰。”

    文岚回了一个可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