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4/4页)

们来说,款式不是重点,有压手感的重量才是关键。

    这习惯,直到21世纪新生代踏上消费舞台,才逐渐得以改变。

    但这60年代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念依然没有改变。

    有质感的硬木家具,依旧是家庭财富的象征,是老一辈人心中的珍宝。

    按照《天水冰山录》里的记载,严嵩被抄家时,清晰地记载着家里竟然有6896双乌木筷子。可见,当时的家具之值钱。正因为家具是一份很重要的财产,所以,官员奉命执行抄家命时,才会连乌木筷子都精确到了个位数。

    儿女结婚的时候,家长们依然会尽心准备一套适宜的家具。

    旧时,江南的十里红妆中,一套好家具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建国后,就算是乡间经济不宽裕的父母,也会尽力为女儿打上两个好箱子,作为陪嫁。

    除了某些特殊原因外,人们一般会把家里的好家具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当然,审美冲突之类的,就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了。

    但,家具虽然重要,但跟养家糊口比起来,那就不具可比性了。

    午后,当板车拖着一堆老旧家具送进金老爷子院子的时候,左邻右舍都跑过来凑热闹。

    还有好事者直接向老虞打听:“这老金是抽哪门子疯,怎么把你家的旧家具全买下来了?这下你可就发达了,家里的药费、学费一次性攒足了。”

    老虞恋恋不舍地摸着自己家的老柜子:“嗨,别瞎说,这是人家请老金帮忙掌眼的。东西,先拉回来,如果对方觉得不合适,就再退回来给我。现在家家户户挤满了人,连伸直腿的地方都没有,老金他们见我家困难想帮我一把,可我也不能坑了人家老金。”

    “那,你这两车家具换了多少钱?”一个老街坊忍不住打听道。

    老虞摩挲着凳子上的划痕:“没多少,老金说我们孙子孙女年纪小,消耗的粮食多,他这几个月攒下来的粮食分我一些。唉,肚子都填不饱,这些东西就更守不住了。你瞧瞧,这条撞痕,还是我家军子小时没站稳,没抓住铜盆,盆口磕出这么一条浅印子来。我还想着说这套留给他传家呢,没想到……”

    “得了,你家那老黄历就别再翻了。”老街坊把老虞扯到一边,“老金真的愿意用粮食来换?”

    老虞手一摆,又站回到板车旁边,小心翼翼地护着家具往里面走:“骗你干嘛,谁又那个闲功夫呀。”

    忽然,老虞大声叫道:“猛子,小心点,有个坎。”

    “知道了,爸,您放心,看着呢,磕不着那些家具的。”拉车大汉抹了一把汗,继续压着车把往巷子里走。

    路道旁,问话的老街坊看着远去的旧家具,啜了啜腮帮子,一跺脚,往另一头走了过去。

    内屋里,关博睿悄悄问道:“您名下的粮,我已经全买回来了。可是,给虞叔家那么粗粮,不太合适吧?”

    “你不知道,老虞分了家,现在跟大儿子住,家里有4个孙辈,两个病人。他家口粮紧张,细粮都紧着给病人和最小的孙子吃,他开口要粗粮也是想要多一点,而且指标里面的细粮就这么一点,他也不好意思开口要。”

    金老爷子扒拉了一下关博睿昨晚做样子挑回来的担子,里面的食物分得已经差不多了。

    这院子两边厢房住得都是以前的老相识,上次去香港的时候各带走了一个孩子。既然回来,总得有所表示。金老爷子做主,准备得都是些布料、糖果、花生油和米面。这样一来,即不打眼,人家又能得到实惠。

    金老爷子把剩下那些面粉拎了出来:“粗粮照旧称出来给他,这些面粉包起来,塞进红薯干里面,千万别让他发现了。老虞年纪也不小了,哪能总吃那些东西呢,肠胃会受不住的。”

    这时,房门被扣了两下,得到回应后,文岚跨了进来:“虞叔叔他们也到了,他们问是不是也放进那屋?东西堆多,怕稍后维修起来,可能不太方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