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节 (第3/4页)

身安全负责。

    “没,今年6月的时候已经满了14周岁了。因为家里困难,浩哥的mama打算让几个孙女都不要读书了,把钱省下来供小孙子读书。小莲不同意,她跟她三妹和四妹约好了,平时做些手工赚学费,她自己去打工赚钱供弟弟meimei读书。小莲她mama说起这事就抹眼泪,可她家属工一个月才那么32元,家里还要吃饭,实在供不了那么多孩子了。”舒医生跟他们也熟,但这事没办法一帮再帮的。

    “那我先记下这事,回头有消息,我再跟他们说。”关博萱拿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下梁红莲的名字。

    送走了舒医生,又来了一个陌生的大姐,也是过来打听招工的事情。

    关博萱在家休息的这一天半的时间,笔记本上就写满了整整三页招工人员信息。

    厂里的职工虽然人数不多,但华国是个人情社会,沾亲带故的困难家庭不少,听说有比较好的工作机会,自然会上了心。

    当然,那诱人的薪资,也吸引这么多人过来资讯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这样,消息越传越远,半个月后,宝安两个厂都达到了满员的状态,比预计的情况好上百倍。

    倒是穗市和新安两地,因为新招的员工以女性为主,不知不觉间,女孩子们渐渐受到了家里的重视,多了许多发展的机会。

    ☆、广邀专家

    昏黄的灯光下,简朴的明代家具散发着别样的风韵,让人着迷。

    陆陆续续修好的家具,摆满了两个侧间,多得快要没有下脚的地方。

    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访的关博睿和李文岚,被满屋子的精品迷得如痴如醉。

    “舅舅,你快看,右侧那个小孔现在完全看不出了。”

    经过巧手织补的丝质画屏已经完全看不出痕迹,上面的小猫栩栩如生。

    金老爷子甚是得意地说:“那是当然,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徐三娘补的。本来我托人找到了她的徒弟,结果人家看了这屏风之后担心自己手艺不到家坏了事,专门去请了徐三娘出山。徐三娘师徒两人为了让修补的痕迹尽量小,特意拆了边框位置的闲线,用原线补的。”

    “哇,厉害,佩服。”文岚竖起了大拇指,“舅舅,你在看什么呢?”

    关博睿指着一把黄花梨交椅的支架位置:“我记得之前这里缺了个口子,我当时特意看了,这两边嵌得很实,洞口的位置还另外加了个楔子,洞口都被撑得变了形。我当时还担心拆解的时候会不会把这椅子毁掉了,没想到,文岚,你看,这是不是修补很漂亮?”

    “这你就不懂吧,这是我们老祖宗的独门绝活,在榫头那里加一个楔子,就为了加固防止被人不小心打开。以前的大师傅都会这招,不过现在的人知道的少了,我也是找了很多人才妥妥当当地拆开来的。”金老爷子指着屋里的家具,“忙活了大半个月,总算有了一点成绩。我跟人说好了,让他们帮忙留意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货,我下个月月底再过去瞧瞧。文岚啊,收拾一下,我们得准备回去了。”

    “啊,这么快?”文岚有点不乐意。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还得去一趟香港呢。睿哥儿之前不是说了要找车床吗,算算时间,我们定得那批货差不多到了。想要名正言顺地拿过来,总得我们过去走个过场。”金老爷子大手一圈,“这些东西,也得从香港上船,走海关入境才行。否则,回头查起来,我们不好圆话。”

    文岚灵机一动:“老爷子,既然您有门路找到精密车床,那能不能也帮忙引进能够制作的确良的机器呀?”

    文岚的手偷偷地戳了戳关博睿,关博睿回过神来即刻接上话茬:“表叔公,您也知道国家这几年经济比较困难,布料方面缺口很大。如果能够引进化纤生产设备,不但可以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以后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棉花田,转而增加粮食供给。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如果需要用现金支付的话,我可以先垫付的。”

    “我名下的账户现金多,可以先调用我那部分。”文岚高举右手表示赞成。

    “幼稚!你们两个可真天真!”金老爷子的手指在关博睿的额头上一戳,戳得文岚满头雾水。

    “你们以为那些化纤生产设备说买就买?你们知不知道除了机器之外,还得有必要的辅助设备。按照国家现在的情况,说不定连那些螺丝和轴轮都得靠进口。”

    “有困难,我们可以克服……”关博睿忍不住辩驳道。

    “睿哥儿,你别跟我说八级钳工能够手工调整设备那种话,没用!你要知道如果整体装备不合适,生产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