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2/4页)

尽量做好后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伏大厨带着厨房组的同仁,开发出了许多中西合璧的新菜式。那些美食不仅蛊惑了布朗太太,也慰藉了文岚。吃着美食,想到家里人,仿佛眼前一切的困难都烟消云散了。

    这种教学强度,是文岚经过仔细思量之后做出的抉择。

    自从哥哥jiejie们转学去了穗市,文岚就不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掩饰自己的行径。与此同时,她给自己加了量,希望能够尽快突破语言关卡,把能够在小学解决的课程全数解决掉。

    否则,一旦两边进入中学,文岚自问不是天才,到时候一定兼顾不来。

    所以,现在,即便俯身下压时全身酸痛难忍,文岚依然坚持听着法语课程。

    听久了似乎乐在其中,连身体的疲累也忘却了。

    ☆、社区防战

    平静的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升级的抗议活动而被打破了。

    按照华国人的思维模式,金老爷子他们初时以为这场抗议在金博士的领导下,应该会井然有序地进行。

    毕竟,早在1956年,在26岁的马丁·路德·金博士第一次领导黑人市民,抵制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时,他就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

    他说:“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他说:要争取自由,必须付出流血的代价,而流的血必须是我们的鲜血……无辜受苦是有救赎力量的,它可以取代欺压者与受压者双方苦毒怨恨的悲剧结局。

    可惜,这个世界永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纵然金博士推崇得是非暴力抗议,但他的家,却被白人种族主义者炸掉了。

    而且,在多年后的1968年4月4日黄昏,这位非暴力抵抗的倡导者马丁·路德·金博士在洛兰宾馆306房间阳台散心时将会遇刺身亡,终年39岁。

    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

    马丁·路德·金博士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其后三天,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sao乱。

    从1960年到1968年,马丁·路德·金博士组织了一系列的民权运动,包括入座运动、奥尔巴尼运动、 伯明翰运动等等。单从金博士的出发点来看,他争取的不仅仅是黑人的权益,他争取的更是每一位生活在不公平待遇中的米国人的权益。这,也同时印证了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平等与自由,是没有肤色之分的,是没有种族之分的,是没有国籍之分的。

    具体到马丁·路德·金博士所开展的斗争,那就必须承认一点,他以及追随他的人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代表多数,而只是当时社会上的少数。

    金博士所面对的对手,甚至可以说也不是联邦政府,而是普遍底层出身的白人,也就是后世共和党的支持者,俗称“红脖子”的那群固执己见、抵制一切现代文明的种族主义保守派。这些人在南方许多地方居于着多数,在市议会中占据支配地位,声势浩大。他们中一些人同时还是权力机构的执掌者或执行人,掌握着很多地方的基层权利。这些人代表着另一种民意,是一种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居于多数的民意,这种民意不仅是地方政府要优先考虑的,中央政府也不敢小窥。

    另一方面,参与其中的黑色人种,很多人并不是为了爱与和平,而是出于争取更大的权利。教育程度偏低的他们,根本没有理解什么是平权,而是把平权当做了暴力的幌子。正处于荷尔蒙爆棚的年轻人,更是在集体意识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对集体犯罪有恃无恐。

    在一次又一次的抗议□□中,许多人兽性超过了理性,心中的野兽跑出了闸口,街头的动乱rou眼可见。

    生活在其中的文岚和其他华人一样,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对人性的认知。

    时间拉回到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博士林肯纪念馆前广场聚集了二十五万名群众后,支持抗议者和反对抗议者的人们发生了剧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