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节 (第3/3页)
来做!” 还拍着胸脯承诺了半晌。 裴继安仍是有些犹豫的样子,最后道:“若是你去,凡事须要听那廖永安排,不许强出头,也不能胡乱惹是生非,样样都要低调为上——你我眼下都是吏员,与以前再不相同,许多事情不能再做,许多法子也不能再使。” 那谢处耘正当少年,只恨不得日日执棒走天下,难得有了机会再出去,哪里肯放过,虽是觉得被人支应起来免不得束手束脚,却也总比只能呆在家中强,一咬牙,还是应承了下来。 此事已经落定,裴继安便道:“既是要出远门,少不得同你娘说一声。” 谢处耘登时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来,道:“她是郭家的娘,同我有什么干系!” 裴继安见他嘴巴硬得很,也懒得同他掰扯,并不多劝,却也不愿意再去同廖容娘打交道,略一思索,干脆写就了一封书信,将印书的进度说了,又说明正安排谢处耘去麻沙县办差,身边有镖师护送,拟要次日再托人将信件送去给那郭保吉。 办完这些事,他才去寻了沈念禾,问道:“我近日要去一趟京城,正好打听你爹的事情,却不晓得这一处还有什么要紧的?” 沈念禾吃了一惊,问道:“怎的要三哥自己去京城?衙门里头这许多事情怎么办?” 裴继安便道:“此处书已是印了些存货,光靠宣州左近,想要卖出一万册,三五月间并不难,然则眼下时间紧,却是等不得了,只好送去京城发卖,另又还有书册报备之事,寻常书只要州中报备留存即可,经义才需去得国子监审看,我们这一部其中有三篇涉及经义点校,也沾上了经义的边,少不得要送得过去,免得将来被人拿来说事。” 沈念禾奇道:“旁人去不行吗?” 裴继安隐晦地道:“这事情赶得很,若是按着次序来,怕是得排到明年。” 又道:“我家在京中也有些故旧,多少能帮到忙,比起其余人没头苍蝇乱撞,也多得几分便宜。” 这就是要用私人关系请托帮忙的意思了。 他催促道:“这几日就要出发,你仔细想想还有什么事情要问,我抽空去想办法。” 沈念禾听得裴继安要去京城,不由得暗暗生出一个念头来。 第58章 沈婆卖瓜 前世母亲临终之时,曾经同她交代过家中情况,言说沈家先祖曾在各处州县产业私有藏银,京城作为首要之地,藏贮更多,分布更散,足有六处地方。 眼下虽是时过境迁,不知屋主为谁,又是个什么情况,然则只要有一处地方剩得下来,她便能手头阔绰许多。 沈念禾同公使库印那《杜工部集》,因裴继安在当中管事,给她的分润条件已经算是宽松,可即便这样,一部书卖得出去,她最后拿到手上也不过数百文。 按着坊市间的情况,若是一版印书能售出一万部,已经算是火热大卖,累计下来,她最多能得数千贯。 沈念禾早有打算,自知不可能一辈子住在裴家,将来迟早要搬出去。 以裴继安之才,并裴家从前人脉,一旦皇帝周弘殷病逝,以仁厚著称的太子周承佑继位,他想要入官并不是什么难事,届时郑氏跟着他四处走,剩得自己在这宣县,也没甚好留恋的。 孤身女子,又是“沈念禾”这样一个身份,想要保全自身,当然最好要去繁华之地、天子脚下,否则给剁碎了都不会有人知晓。 京城价贵,这印书得来的几千贯钱,买个好点的宅子都难,更何况今后还要生活。 钱这东西,自然多多益善。 今次难得有了机会,趁着裴继安要去京城,便是等不到那“念园”开放之时,先去看看其他地方能不能起出东西来也是好的。 再一说,一旦国子监将那《杜工部集》审看完毕,从宣县携去的书就可以往外发卖,自己在书前写的冯芸并沈轻云事自然能在城中大肆传播。 京城乃是消息汇聚之地,一来可以打探沈轻云的消息,二来,说不定还能从旁人口中得知冯、沈两家为什么都这样着急跑来宣县找寻“沈念禾”。 裴继安毕竟只是个外人,他再如何有心,也不怎的方便,更不好拿主意,不如“沈念禾”亲身在的好。 只是有一桩麻烦。 自己毕竟是个女子,裴继安又是去办差的,会不会觉得带了个累赘上路?另有孤男寡女的,她虽不觉得,旁人怕是会认为不合适罢? 沈念禾踌躇了一下,绕着弯子把自己的打算说了,最后道:“三哥,我在家中将养了这几个月,身体已经大好了,若是去往京城,我那骑术也能勉强拿得出手,并不会耽误什么功夫……况且我在翔庆时也并非一直在家中做女儿,其实时常跟着母亲外出办事,很知道该要怎么远行,半点不会拖后腿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