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_第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节 (第3/3页)

已是在盘算明日见得裴继安,要怎的说服他好生为自己卖命。

    郭安南却是满脸难色,回道:“大人,那裴继安已是回宣县了,今日除却来送礼单,另也是来辞行的。”

    ***

    回到卧房之后,郭安南犹有些魂不守舍。

    他站在桌子边上,半日不晓得坐,只呆呆地立在原地,脑子里头全是父亲方才说的那一句话。

    ——“只觉得欠了个大人情,定要快些还清了,不然总是不舒服。”

    这话同先前裴继安来的时候说的连起来一起看,他忽然发现,原来上回自官驿送来的三十部《杜工部集》,竟是那沈家姑娘给自己的,而不是那裴继安送给父亲的。

    想到此处,郭安南只觉得全身都发起燥热来。

    那沈家姑娘竟是如此惦记自己吗?之前在宣州的时候明明都已是郑重谢过了,送了许多仪礼过来,现在还要继续送一送二,时时给许多东西。

    不过随手帮了她一把罢了,回报这般重,着实有些反常。

    郭安南难以自持地想到前几日,两人在那戴记书铺里头偶遇的场景。

    他想到对方俏生生的脸,看着自己时眼睛都是亮的,那微笑甜丝丝的,简直像麦芽糖一般,能将人融化。

    那沈姑娘待自己这般好……莫不是……对他有意思吧?

    第134章 权衡

    郭安南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

    他在裴家门口拦的那一下,其实如果认真论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宣县本来就是裴继安的地盘,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其人虽然只是一个吏员,可在衙门上上下下都吃得很开,听闻连赋税、安防、县学、户籍等等,都由他带着一手cao办。

    上回去裴家送礼,才出得巷子,就见得一堆巡铺跑了过去,想来就算河间府那一户沈家来人当真对那沈姑娘用了强,也不可能把人带走。

    可与自己这说不上恩情的举动比起来,沈家姑娘给的谢礼,就实在太过丰厚了。

    要知道一部书里头有二十余册,可现在在京城里头,哪怕只是想要找一册宣县公使库版的《杜工部集》,都几乎难于上天,算得上是有价无市。

    可那沈姑娘竟然特地叫人送了三十部整书过来。

    书的价值还是其次,其中心意,难以估量。

    事有反常即为妖。

    付出的太少,得到得太多,由不得郭安南不多想。

    郭家本就是高门大户,郭安南的相貌虽然并非十分出色,却也称得上端正,何况他自小武艺出众,学问做得也不差,人又沉稳,站得出去,少有长辈不夸的。

    尤其这一二年间,偶有出去应酬,时常遇得异性对自己表露好感,便是在州学读书的时候,也有同窗曾经为姐妹打探过他的婚事,至于家中的丫鬟,其余熟识亲眷,就更不必说了。

    以他的出身、为人、品行,叫人心生好感,实在是很正常一桩事,到得那沈姑娘身上,也是一般。

    郭安南扶着椅子,略为踌躇了片刻,还是走到了里间的书桌前。

    那上边一字排开,立了一部送剩下来的《杜工部集》。

    他伸手抽出最中间留了书签的一本。

    郭安南虽然自小跟着先生读书,又曾去过州学,可他本身对文字之道,其实并没有多少喜欢,是以这一排被外头哄抢的书册虽然都摆在桌案上,却全是合页,白白净净、崭新崭新的,连纸都没有裁开,唯有此时手中的那一册裁了前边两页,都有了压痕,哪怕不用书签也能立时找到,显然这一向时常翻阅——印得正是沈念禾作的“沈氏女自白”。

    他按着书仔细又读了一遍,再读二遍,面上先带着笑,后又微微叹气,继而又笑,复作惋惜之色。

    先前在戴记书铺见得那沈姑娘,又是恬静,又是柔雅,同meimei全不相同,实在是大家闺秀当有的模样,正正合了他心中所想的将来家室行容。

    虽说出得门后被那外头寒风一吹,他已经很快清醒过来,知道以其家世,断不可能嫁得进郭家大门,可等到回了府里,郭安南还是忍不住把将其人声音、笑容、相貌想了又想。

    尤其后头数日去得几位京中故旧府上拜帖,因是通家之好,有两户还把家中女儿也让出来旁桌隔屏吃饭,见得那许多世交之女,不是看着较为呆板,就是行动间缺少一两分女子纤柔之态。

    偶有好的,不是相貌上稍弱三分,就是相貌好了,又连简单的问好都说得干巴巴的。

    也许是心中早有成见,是以他无论见得哪一个,都觉得不如沈家姑娘来得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