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页 (第2/2页)
么他们大虞的百姓也不用忍受饥荒之苦了。 曹工道:“即使我今日不告诉你,不出几日,这消息还是会传到大虞和大历去的。”所以这事从曹工嘴里说给大虞皇子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有利益在,红薯一定会传到各个地方的。 曹娇娇前一世是吃过红薯的,这不还是托齐宣的福。 说完了这件事,曹工犹疑了一下还是当着虞破焰的面说了,“齐国公这事明显是早有准备的。” 曹娇娇也这么觉得,不过她是因为重活一世才知道事情真相的,不像曹工那样,是自己判断的。 曹工道:“齐国公竟然能在饥荒呈报几日之后就能想出应对之策,爹觉得这不止是运气就能解释的,齐国公还是有些能耐的,年轻人的日子还长着,爹以为他也算得栋梁之才了。” 曹娇娇若是没有重活一世的话,自然也觉得齐宣是了不起的,但是这件事没弄清楚之前,曹娇娇心里还是有个大大的疑问。 曹娇娇觉得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有才很重要,但是德行更加重要。 如果齐宣是通过阴谋诡计才得到眼前的荣耀的,曹娇娇实在是看不起他! 七日后,齐宣自榕城归来,据曹工所说,忠勇侯等人不仅证实了齐宣说的话,齐宣还安排皇帝随后派去的人马,井然有序的将东西安全的输送到了荥阳,其中没有出一点差错。 莫说亲眼见证此事的忠勇侯等人了,远在庙堂听说此事的皇帝和大臣们都对齐宣赞不绝口。 不过齐宣不是那种会独揽功劳的人,他回京面圣的时候提及了许多人的名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薛瑄,因为齐宣说没有薛瑄他无从得知此事。 皇帝听了自然大加奖赏,如今薛瑄也算是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虽说他暂时还没有一官半职,但是皇帝听说他此时已经是举人,并且还是薛尚书的旁亲,皇帝已经准备亲自替薛瑄挑一个好位置了。 下面的人听到风声之后都跑到薛家去送礼,薛瑄来者不拒,但是也没有表现出要投诚的样子,因为他是齐宣的人,他只会执行齐宣的命令,他不会投靠谁,反而他要替齐宣拉人。 荥阳饥荒一事算是解决了,荥阳后续的事情由他人完善,齐宣悠然自得的在府中准备他春猎的装备,他在幻想着曹娇娇再次和他相见的时候,是不是满脸的崇拜呢? 想到曹娇娇仰慕的眼神,齐宣莫明的笑了。 拯救黎明于苦海中,这天下还有谁的功劳大的过他? *** 春猎虽然推迟了十日,但是由于荥阳饥荒得以解决,并且从此以后,黎民百姓受饥荒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了,所以整个京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春猎对于他们来说比往年更加有意思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