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养崽崽_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3/4页)

理由一栏中,林国栋相当自信地写道:已掌握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避震技术,大大提高了救护车的抗震防颠簸性能,使的救护车更能满足急救需求。

    东山省的省委一看,这汽车厂是生产急救车的啊,那没什么关系,批就批了。

    批复文件返回临海市时,东山省省委的领导还在吐槽林国栋,“一个造救护车的厂子,叫啥汽车厂,叫救护车厂不好吗?就喜欢把摊子给搞大……”

    殊不知,临海市要建的就是汽车厂,不止要造救护车,农用机车要造,轿车也要造!

    这么好的避震技术,放到轿车里不香吗?

    能坐舒舒服服的轿车,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坐那把人颠得好似抽风的车?

    第77章 交易

    临海市新创办的汽车厂名叫‘大元’, 取自元朝征伐四方的寓意。

    东山省领导审批‘大元汽车厂’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临海市的摊子会铺的那么大,可当这份已经审批好的材料报送首都时,首都那边的人关注到了。

    “这临海市要建汽车厂?难道是打算从轻工业转型向重工业了?可是国内最好的汽车厂在东北, 他们怎么竞争得过长青一汽、长青二汽、长青三汽?”

    首都这边的人将临海市报送来的这份材料压到案头, 决定等年末报送材料的时候再重点关注一下。

    毕竟这些材料只要省级批复了就可以, 国-家不会一一干涉,更别提临海市的特殊性质, 都不需要省级批复, 自己就可以做决定,只需要向省级报送,再由省级向国-家报送。

    -------------------------------------

    大元汽车厂选择的路子是‘弯道超车’, 主要配件都从长青市买, 自己暂时只生产避震系统, 生产完后组装成整车,再进行喷漆与对外销售。

    凭借一市之力,想要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那是不现实的, 而且也没必要, 长青市那边的产业链已经很完善了,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为了让大元汽车厂尽快建成,林国栋与叶知秋兵分两路,纷纷出去走动。

    林国栋领着市政的领导班子去长青市考察, 商谈引入各类汽车零部件的事情, 叶知秋则是带着那些专家学者去购买批量生产汽车避震系统的生产线。

    忙前忙后大半年, 大元汽车厂总算落成, 一周后, 第一台大元救护车走下生产线。

    看着一台又一台的救护车组装完成,大元汽车厂的人都乐呵呵的,唯有厂长想到一个问题,这车生产出来了,卖给谁啊?

    要知道大元汽车厂在建设过程中可是花了极高的财政经费,叶知秋下的死命令是半年之内必须回本,一年之内必须盈利。

    这车该卖给谁?

    如果生产的不是救护车,而是普通农机,他们还可以给各大生产队和农机场卖,可他们厂子里生产的是救护车啊!

    谁家没事开个救护车去兜风?

    厂长顶着一脸苦涩地笑容去找了叶知秋,希望叶知秋能给他们出出主意。

    叶知秋让人把救护车直接开去了临海市中心医院,把急救科的医生护士们都喊了下来,还让人把刚下手术台的胡滨也从手术室中请了出来。

    叶知秋拍拍那造型略微有些复古的急救车,问胡滨,“胡院长,咱们市自己生产的救护车出来了,你们市中心医院打算买几台?”

    胡滨一脸惊喜,他伸手摸了摸那急救车的外壳,问,“同长青市那边出来的急救车相比,哪个更好?”

    “咱生产的急救车如果比不上长青市那边的,那还生产他干什么?直接从长青市买不就可以了?”

    胡滨脸上的惊喜又浓郁了几分,“那和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比呢?差得远吗?”

    这问题可把叶知秋给难住了,她又没见识过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多么颠簸,只是听胡滨他们说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比国内长青市生产的救护车好,开起来又平又稳,就让后勤预备处的人将目标列为对标意呆利救护车的水平……可究竟有没有对标成功,她也不清楚啊,她只知道那些研发人员说对标成功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叶知秋心里咯噔一下,她该不会是被放卫星了吧!

    “胡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