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1/3页)
    如今有了真正的王族招揽,名正言顺的封侯,而他本身又不服刘季,从利从心,雍齿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然而刘季听闻雍齿背叛,却是立马火冒三丈,丰邑是他的故乡,在他心中与别处不同,而且他的兵马,一半随他出征,另一半都在丰邑呢。    这一下不仅是丢城,更是丢人!    刘季立马领兵回城,但雍齿也早有防备,直接闭城不应战。    刘季跳脚大骂,气急败坏的下令硬攻城,然而石头和热油从城墙上滚下,刘季方死伤惨重却一无所获。    刘季又气又怒出了一身的汗,冷风一吹,终于病倒了。    这时候的风寒可不是小事,常有人熬不过去就此丧命的,还好刘季武吏出身,惯常舞刀弄棒,些许风寒问题不大,只是这心火难消啊。    这是他起义以来的第一次兵败,还是败给了自己人。    刘季这是心病,萧何和曹参不可能看着自己的领头人就此病倒,于是出计,寻人借兵,再回来夺回丰邑。    有了主意,刘季的病果然很快就好了,他开始思索权衡自己该拜那个山头。    拜哪个山头呢,其实哪个山头不重要,因为他借了兵去,也不过是又一次归零,直到他投靠项梁之前,他都没能夺回丰邑。    重要的事,他在去借兵的路上,会遇到一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人。    周宁把情报薄继续往后翻,几乎在最后一页,才看到了她师兄的记录。    百余人少年……    想来若不是因为张良是她的师兄,他的势力大小都不够格登上情报薄。    这两人很快就要相遇了。    有她,算是投机取巧的珠玉在前,不知张良是否还会将刘季引为毕生知己、一见如故。    她原先以为自己将原本的历史维护的好好的,直到二世东巡,吴中县差点遭殃,她才发现,她的存在不可避免的还是改变一些事情。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她不可能不为自己谋划,而她为自己做的每一次谋划、每一次选择,其实就是变数。    而一点一点细微的变化串联起来,可能就会形成飓风,她的位置越重,飓风越大。    如今,项家已经收服了江东各郡县,征得精兵八千,具备了西渡的条件,而西渡的契机应该就在这几日了,她越来越接近风暴的中心。    “先生,项家派人来请先生过府议事。”一个士卒进来禀告道。    周宁勾唇笑了笑,还真是不能念叨,契机来了。    第75章 缘分    从来胜利鼓舞人心, 而失败让人成长,此时有部分起义军已经从失败中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    于是,陈胜分出的八·路军中的、攻打离陈县八百七十里远, 毫无战略意义可言的广陵的召平来了。    他既没能打下广陵,又听说陈胜大败、秦军将至, 干脆渡过长江,到江东寻求助力。    不过他并没有说陈胜大败之事,反而带来了已死的陈王的“命令”, 拜项梁为上柱国, 让他领兵西进击秦。    上柱国乃楚国官职里最高的武官,位仅次于令尹,不说陈胜是否愿意将如此重职给一个素未谋面之人,只已死之人如何跨越生死屏障,远隔近千里传来命令, 就是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    陪着周宁过来的黑, 瞧着眼前两人,一个煞有其事的任命,一个郑重其事的谢恩, 神情古怪,心中既诧异又好笑。    原本他对于扫平江东的项家人很又些敬畏,可现在看他们如此轻易地被人戏弄欺骗, 心中的敬畏一下子稀碎, 竟对彪悍善战的项家人生出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接待完召平,项梁安排人领召平下去歇息后, 便让人守在门外, 开始与众人商讨渡江西进之事。    项家人善战却不善谋, 如今对于长江那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