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独宠生活_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2/3页)

话,一下子就能把针锋相对的两人给平静下来,也是个妙人呢。

    阿瑾一直看着她们作诗、接句,一个个果真才气卓然,比宫里的女人强多了。可惜旁人是见不得阿瑾这看戏一样的态度的,“瑾华夫人听得如此认真,莫不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阿瑾循声望去,一个紫衣女子,不认识,“见解不敢当,只是看各位妙语不断,有些自愧不如罢了。”

    紫衣女子阴阳怪气的,“夫人过谦了,谁不知道如今太子殿下对您如珠如宝的,想必您定是才貌双全,何不让我们大家见识一下,也看看殿下的眼光怎么样。”

    阿瑾这才正视了此人,倒像是冲着太子殿下来的。

    苏青月开口了,“知道你和二皇子妃是亲戚,从小见的都是才女,瑾华夫人自然入不得眼,不过嘛,比上不足,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说着还别有意味地打量了她一番,仿佛她就是那个“下”一样。

    紫衣女子被苏青月看得直冒火,“好啊,就以这花为题,让大家瞧瞧是怎么个绰绰有余法。”

    安永长公主身边的宫人有些担心,“公主,这……”

    “先看着吧。”长公主见苏青月和阿瑾都并未露出慌乱之色,就知道事情可不会如这紫衣女子想像的那样。

    苏青月暗中戳了戳阿瑾。

    阿瑾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这是要踩着人上位呀,不过人家刀都挥过来了,不接也不好。

    阿瑾铺纸挥墨,写了一首五言律诗,字写得大,一整张桌面都被占满了,也更方便周围的人看了。

    安永长公主走了过来,先是被这字迹给惊了一跳,随后才读起了诗,最后说了一句,“写的很不错。”

    而阿瑾的诗也引起了不少议论。

    “经年承雨露,我为君盛开,这是写给太子殿下的吗?”

    “也不怎么样嘛。”

    “中规中矩,她那样的出身,写成这样很不错了。”

    “这边关居然还教舞女诗词歌赋吗?”

    “我怎么听说是个农家女?”

    “传闻到底是不可信,光凭这字也可称一声大家了。”

    安永长公主也问起了字,“没想到瑾华夫人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

    阿瑾含羞低头,“都是太子殿下不嫌弃妾身愚笨,手把手教的。”

    “太子教的,难怪我觉得有些像呢。”

    “殿下的字恢弘大气,妾身笔力不足,只学得皮毛罢了,也只是粗看相似罢了。”

    “太子殿下的墨宝我是见不着了,你这首诗就留给我吧。”

    “长公主愿收下妾身的拙笔,是妾身的福分。”

    阿瑾得了安永长公主的青眼,到底还是对诗会的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至少,这瑾华夫人也不是胸无点墨嘛。

    也有人不服气,比如家里收藏了一张太子书画的刘姑娘,“她跟了太子殿下才多久啊,笔迹就能模仿得这么像,这功力要没有个十几年的苦练,我可不信,这栽培她的人可真是费心了。”

    不过不管那些人怎么说,这参加诗会的,出了少数的几个,大多都是清高自傲之人,不屑于背后耍心眼,对这传闻中的狐媚子瑾华夫人也改观不少,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的字,品性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诗会结束后,安永长公主坐在书房,依旧看着阿瑾的诗。

    “公主看来很欣赏这位瑾华夫人了。”

    “观其字,知其人,她这字,和我那侄儿不但形似,更是神似,暗藏锋芒啊,”安永长公主笑了笑,“就像太子,表面上看着稳重威严,可实际上呢,一旦惹毛了他,马上就会变成刺猬扎你一手。”

    “都说同性相斥,他们二位倒是合得来。”

    “我也猜不透太子的心思啊,不过他身边一直没个知心人倒是真的。我当初就觉得太子妃不合适,才色平平,嫉妒心又重,若是嫁个寻常的权贵,有裴府撑腰,一辈子都能过得好好的,偏要进宫,吴侧妃都比她合适,城府够深,人也识大体,最重要的是从不曾对太子心存幻想,活得比谁都清醒,只是没想到最后竟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拔了头筹,这宫里,果然永远都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