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页 (第2/2页)
有免税或减税的优惠政策,长此以往,不仅良民百姓成为无田佃农,国家税源也会逐渐枯竭。 谢令姜能隐隐看出此人的叹息,管子曾曰:“王者藏于民,霸者藏于大夫,残国亡家藏于箧。” 燕朝虽然还不至于尽富王一人,但是藏于勋贵士大夫,怕是差不离了。 谢令姜想了想十年后的场景,竟与他在文章中提到的相差仿佛,陈舅舅这里的是他读书时写的课业或是同年的优秀文章,那这至少应该是十年前的了。 谢令姜瞪大眼睛,呼吸有些急促,也就是说有人隔了至少二十年的光阴,对这个国家提 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事实还真的是这样。 谢令姜从没认为自己是个庸才,然而,天赋这种东西你有,人家可能比你更厉害。 谢令姜捏着纸张仿佛易碎的瓷器,小心翼翼的,然后继续看下去。 第二点,燕朝长期对吐蕃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每次出兵打仗,往往调用数万十余万乃至数十万人去前线浮罗城,而用于战争的钱财,器械,粮食,马匹,更无法估计,除了直接在战争中的消耗外,其他辅助的花费消耗已十分惊人,如在吐蕃和燕朝边境上修筑工事,开凿道路,不时地犒赏有功的将士等。 这些花费,本来应该在战败后由吐蕃进行弥补,然而先前的那批燕朝众臣连带着先帝都自诩天朝上国,不允许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吐蕃投降后,燕朝还去送了一波温暖,又是给粮又是赠衣的,因为吐蕃国主那个比先帝年纪还大了一大截的不要脸老头子直接在投降信里哭着喊着说燕帝以后就是他大伯父,他就是燕帝的小侄子,以后燕帝说让他干啥他就干啥。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于是这些战争的消耗,除了极小的一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部是由燕朝内部解决的。 燕朝百姓因为要与吐蕃打仗已经够苦的来,若是继续收税,这对于燕朝剩余的自耕农百姓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怕是要激起民变。 第三,先帝本人的奢靡挥霍给国家起了一个不好的头,再加上官僚集团的膨胀,出现了大量的冗官,这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开支。 最要命的是先帝大兴土木,营建寝墓宫殿,还兴修了大量的离宫别馆,以及两次巡狩封禅,大搞佛教宣传,赐了大批金银田地。 所以,先帝之时,国家财政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困难,出现了国库空虚的局面。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先帝朝的大臣们不得不锐意进取,积极革新,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不然,皇帝家连官员俸禄都快发不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