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页 (第2/2页)
地可种。 不过,自从前朝的王侍郎创造出“水门控制法”,从前朝明帝起至如今的大燕,八百多年了,黄河无改道,也大大减少了决堤之患。 如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良方,谢令姜解释描述得甚是详细。 这位前朝王侍郎所开创的治理黄河的方法是开凿渠道,分流黄河与汴河,这样,黄河水涨则注入汴河,汴河水涨则注入黄河,如此一来,黄河两岸的数万亩良田就保住了。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谢令姜打了个哈欠,有些困眼蒙眬,她已经一天一夜未曾睡过一个好觉,自然撑不住了。 谢令姜狠狠心,把自己手臂掐的乌青,一下子又清醒了起来。 拇指少年容玉默默蹲在桌子角那里,内疚地看着他的阿姜。 “对不起,阿姜,我是个没用的系统,都没办法帮到你什么。” 谢令姜眉眼弯弯,温柔一笑,揉揉容玉翘起的呆毛,“傻阿玉,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能够改变曾经悲惨的过去,我已经很感激了。” 容玉脸颊羞红,低下头,耳垂红艳欲滴,小身子扑到谢令姜手心里,蹭蹭谢令姜纤细白皙的手指,撒娇道:“阿姜,你真好~” 谢令姜将小少年捧在手心,眉眼弯弯,心里悄悄松了口气,看来阿玉还是没什么变化,是她自己想太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修一下这章 第60章 当之无愧 后面几天, 谢令姜闭门不出,专心写《农史》。 因为谢令姜除了吃饭就呆在秋月小筑内,永宁侯夫人怕她在府上出事,就让陈茵去看看。 陈茵在谢令姜的巧言令色之下, 当即就被忽悠得热血沸腾, 表示自己也要加入, 帮助谢令姜完成《农史》。 永宁侯夫人发现自己闺女儿非但没能把表妹从房间里劝出来,自己反而也窝在秋月小筑的书房里日夜伏案疾书。 永宁侯夫人嘴角抽了抽, 暗叹陈茵傻孩子。 她对着一旁忧心忡忡的嬷嬷叹口气道:“这个茵娘,怎么半分我的机灵劲儿都没遗传到, 全继承了侯爷傻愣愣的性子。” 嬷嬷迟疑道:“那可要把茵娘子叫回来?” 永宁侯夫人摆摆手, 眉毛轻挑,“叫她出来作甚?让她继续和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块儿不学好吗?帮着三娘写书也是好的,至少是待在府里, 没出去添乱。” 嬷嬷点头称是, “就是平王遣人来找茵娘子出去看马球, 这该怎么办?” 永宁侯夫人浑不在意地道:“去和平王府的人说, 茵娘看表妹编撰农书十分辛苦,姐妹情深,如何能抛下表妹一人在侯府, 自己出去看马球,给本夫人拒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