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页 (第2/2页)
了他一肚子凉茶,让他醒酒。 被破喝了一肚子苦茶水的李知府清醒了一点,喃喃道:“我居然被你反手制住了,你当年明明就是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世家公子, 你这些年做苦力去了,还是去少林武当修内功了?怎的,怎的这般厉害?” 崔九郎冷淡应了一声,细长的睫毛垂下,在眼睑处投下一片阴影,“人总是会变的。你不是也变了吗?我怎么就不能变好些吗?” 李知府慨然长叹道:“你先前就以文才谋略出众闻名于世,如今你又苦练武艺,这文武双全样样精通,还给不给我们这些普通人一点机会。” 崔九郎眉眼微弯,笑道:“你可是文名冠燕朝的李郎,你说自己是普通人,那将其他士子至于何地?好了,咱们别再互相吹捧了,没得让小辈笑话。” 李知府看着正在聚精会神盯着一朵花,入神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的谢令姜,觉得这个弟子收得好,有眼色。 当然,他也没好意思继续说下去,太过谦虚就是骄傲了。 他正经了些,就开始谈论起了国政。而谈论起国政,就不得不谈起浑邪王。 “曾听说,纳兰老将军曾经驻守明州的时候,与浑邪王打过交道。他与亲兵去草原上巡视围猎,就发现草原上有一个少年人在野马群中驯服马王,当时,他就觉得这个少年人非池中之物,一问之下他是当时混耶王的幼子。虽然当时的老浑邪王已经立了长子为太子,但是他仍觉得这个少年以后必成大器。最后,果然如老将军预料的那样,这浑邪王弑父弑兄,屠尽兄弟,成为了燕朝的心腹大患。” 李知府放下酒杯,遗憾道:“既然老将军已经看出此子的厉害,他乃蛮夷王族,当时纳兰老将军就应该直接将浑邪王当场诛杀,就不会有今时今日的一场大战。” 崔九郎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笑道:“这等枭雄杀一个自然还能有另一个,都是时势造就的。” 他看向微微颦眉的谢令姜,询问道:“看起来你有所思?” 谢令姜恭谨执弟子礼,回答道:“因为从之前会试考题来看,朝中目前看起来并不是很重视与浑邪王的这场战争。” “的确如此,那么你是觉得不能理解为何朝中没有将浑邪王作为心腹大患吗?” 谢令姜摇头道:“我知道浑邪王不可能对燕朝造成灭顶之灾,燕朝不是他能征服得了的。而且,他固然是个霸者,但是,作为开拓和毁灭者足矣的特性却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王。他走的是霸道,不是王道。” 谢令姜直视着前方缓缓道:“王道昌昌,霸道烈烈。称霸者一时,为王者一世。故而古今之贤臣皆因劝主君行王者之仁义,而绝霸者之孤勇闻名于世,为史家所称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