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恶名远播的大佞臣原来是个美强惨_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节 (第2/2页)

归不得的罪魁,无知无觉的在呼号的风声中蜷作一团。

    雨声厮缠,虽是秋日却已泛寒意。

    荣昇站起了身,解开肩上披着的貂裘覆在了赵嫣身上,不小心触到一片冰凉却柔软的肌肤。

    手指微微一颤,便松开了貂裘。

    赵嫣自几日后清醒过来便不曾再开口。

    荣昇审他数次皆无功而返,如此又过三五日,朝廷御审的明旨终于发落下来。

    荣昇接到朝廷的圣旨,遂去牢狱中见了赵嫣一面。

    “大人不招,我知道为什么,你在等陛下御审。”

    赵嫣病骨支离,轻咳了两声,并没有看他。

    “你我立场不同,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从大人口中审不出来,是我自己无能。”

    他如此坦荡的承认自己的无能,反倒在一干迂腐儒生中让人高看一眼。

    赵嫣的眼神终于落在了荣昇的身上,听到他说,“陛下明日御审。”

    赵嫣冷淡的神色多出了些变化。

    荣昇对赵嫣道,“是我那混账弟弟对不住大人,我代他赔个不是。”

    提到荣颖的时候,赵嫣冷淡的眼中便浮现出几分怨毒。

    荣昇低声叹息。

    陛下既然已经下了明旨要御审,赵家的事便不是他这大理寺少卿能干涉了。

    天子御审,荣昇失去的仅是一次升迁的机会。

    他还年轻,有下一个十五年能把失去的荣光拿回来。

    而赵嫣要迎接的却是山穷水尽。

    他没有下一个十五年。

    人和人的命途看起来如此不同,有人挣扎求生,有人扶摇直上。

    浮名皆过耳,风流竟云散,到最后都是一捧黄土与荒坟。

    赵嫣面无表情地瞧着铁窗外透进来的风光。

    这是他最后的一桩阳间事了。

    第七十二章

    这是永历年间天子御审的第一案。

    囚车从大理寺至金銮殿。

    天色晦暗,乌云翻涌,四方人群攒动,沿途跟着囚车。

    囚车上的青年未着囚服,因他还未曾定罪。

    若非一路有禁卫军护着,只怕囚车中的人要被百姓活活撕碎。

    有人跪着往宁王坟墓的方向磕头,“苍天有眼,总算让赵嫣这小人得了报应。”

    也有人一路跟着往囚车上扔腐烂的菜叶,“若没有宁王,我们一家都死绝了,你赵家有今日,全是自作自受!”

    民间挂白幡,奏哀乐是有白事,挂红幡,鸣炮仗是有喜事。

    沿路所见,家家户户挂着红幡,炮仗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雨燕。

    世人蒙住眼睛便以为看清真相。

    钟鸣鼎食的赵家气数已尽,于是人人过来踩一脚。

    荣昇骑在马上替赵嫣一一挡下。

    囚车中的青年发丝披散,面颊雪白,敛衣闭眼,便再见不到那刺目的红幡,“今日这天气,不知是否会下雨。”

    荣昇想着,也许赵嫣不是在和他说话,但他还是答,“也许会。”

    赵嫣笑了声。

    宁王法场有百姓十里送葬,等着赵嫣的是十里红幡。

    不知有多少人等着掘墓焚尸,弹冠相庆。

    宁王,平原侯府,陆家。

    他手中沾的血太多,于是在夜里冤魂便常常嗅着血腥味来梦中寻他。

    戏台上的戏子扬着水袖,抹着脂粉的脸咿咿呀呀的在唱着一出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流光容易把人抛。

    荣昇一路护着赵嫣行至宫门,大理寺的人遂止住步伐。

    他遥遥看着囚车于红墙朱瓦间隐匿了踪迹,仍然不曾掉转手中的缰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