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许愿树[快穿]_第6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页 (第1/2页)

    可这世上没有假设,得到时不知珍惜,彻底失去后,才觉得懊悔,何艾去世的事情,给李成玉带来的打击颇大,让他足足消沉两年多后,才在她的再三劝说下,振奋起来重拾书本,这次能够取得进士出身,已经很不容易,江氏也不敢再有其它奢求。

    相比较会试时,何艾做的几篇文章都是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到让人挑不出错漏,可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亮点,被排在第三名。

    殿试则是由明景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何艾的奏对写得不仅言之有物,且答题思路大胆而新颖,还极具可行性,令人眼前一亮,且因她答题速度快,能审题过后一气呵成,完成得很迅速,成功引起明景帝的注意。

    当场看完何艾就时务与民生方面的策问题目,给出的答卷后,明景帝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差点当廷就将何艾钦点为状元。

    何艾职位安排得很快,除照例安排的从六品翰林修撰外,还被加封为资政阁待诏,这待诏一职虽然只能算作是兼职,并没有具体的品级,但前面加了资政阁三字,意义顿时变得非同一般。

    众所周知,资政阁乃是周朝历代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机关要地,资政阁待诏,乃是真正的天子近臣,非皇上十分信重之人,根本不可能被安排到这一位置上。

    刚步入宦途,就有机会进入权力中心,哪怕位卑职小,没有参与权,只能旁观,何艾的这一起点之高,也十分令人瞩目,惹得京中诸人纷纷打听这位毫无预兆,突然就一步登天的新科状元的背景来历。

    “听说你在老家开办一所金兰书院,书院请了许多名士当先生,教学生的课业,竟然不以四书五经为主课,反而侧重杂学,这是为何?”

    何艾初次被召见,完成例行的垂问后,明景帝话锋一转,就直接问起金兰书院的事,听得出来,对方对金兰书院的情况竟然颇为了解的样子。

    这让何艾有些意外,毕竟就目前来说,应该还没有外人知道金兰书院授课的具体情况才对,哪怕已有一批学生毕业,在那些学生自己与外人看来,应该都会以为金兰书院为了让那些学生能早日还清学费,才会教他们不务‘正业’,知道内情的那些先生们,本身也认可这种教育模式,应该也不会对外透露才对。

    心中迅速琢磨着,何艾嘴上却毫不耽误的回道。

    “圣上英明!世人常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微臣对此相当不服,却于卧床养病期间,深深体会到身为书生,身虚体弱的有心无力之感,故而计划着开办一所新式书院,一为兼济那些无力求学的农家子弟,二为实践微臣心中的愿望,希望能让那些书生不仅能学习,还能有个健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