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页 (第1/2页)
禹言道: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你是决心要把企业作大作强的,我很佩服。那么你们公司主要是从事什么业务呢?rdquo; 于紫彤道:我父亲早些年是国内最大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搞汽车设计二十多年了。当然,你也知道现在咱们国内的这种情况,几乎国内所有的大型汽车企业都放弃了自主研发,走上了合资道路,想以技术换市场学管理。像我父亲这种一心想自己造车的人当然是处处受尽白眼,我父亲一气之下,就和几位同事一起辞职,创建了这个企业。rdquo; 禹言点点头道:合资,以技术换市场换管理,当然,这种意愿是好的,但是外国人也不是傻瓜,真正的核心工艺和技术,他们是绝对不会教给我们的。rdquo; 于紫彤接道:所以你可以看到,国内的合资汽车生产企业虽然越来越多,却只是简单引进几条所谓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而咱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对核心技术和工艺却根本接触不到。所谓的合资公司其实很多就是一个幌子,在里面我们自己的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发言权,真正掌管一切的是那些拿着高薪却很少做事的外方管理和技术人员,虽然让人憋气,但是离了他们,咱们自己根本就玩不转。rdquo; 顿了顿,又道:咱们自己原来的一些优良资产和著名品牌也在合资的过程中被外国人一步步吞噬殆尽,而有着这么多的合资汽车生产厂家,我们国人买汽车,价格却还比国外贵得多,甚至到两倍以上,国内的车型也多是国外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已经淘汰的产品。他们享受着最优惠的税收政策,利用我们最廉价的劳动力,制造昂贵却又与价格不符的产品,甚至是偷工减料的产品,再卖给我们,攫取巨额利润。rdquo; 于紫彤叹口气接着道:国内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尽数被国外品牌垄断,这样下去,我们的国人拥有自己制造的国产车的梦想,永远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了。rdquo; 禹言想起自己在部队开的车,也基本没见过国产的牌子,心里也很是感慨,叹口气道:以咱们国人的惰性和盲目媚外心理,可以想象,像你父亲这样的本土汽车设计者,在声势浩大的合资浪潮中是多么的孤单无助,你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在原来的企业处处碰壁,那也是必然现象了。rdquo; 于紫彤无奈道:领导们盲目崇拜合资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长期的品牌和发展效应,对自己拥有的设计制造力量不闻不问,放任自生自灭,有的甚至要解散汽车研究院。这种短视和盲目发展的危害显而易见。现在在国内,你根本就见不到一部由咱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汽车。rdquo; 接下来还有一章,大家多点击,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