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节 (第2/2页)
何人破坏此事的进度。 今晚幸而是孟怀谨出手了,若是邺王世子在,俞三小命堪忧。 程卿倒不是圣母心发作,孟怀谨态度凝重,让她越发明白此事的风险。 赈灾银贪墨案,已经让程知远把命都填了进去,她要为程知远脱罪,也要好好爱惜自己的小命,俞三夜晚来探,应是来找她麻烦。 孟怀谨把事情闹大,是要杜绝俞三的后续纠缠! …… 俞三翻墙头被抓,还被孟怀谨刺了一剑的事儿很快传遍了书院,书院里议论纷纷。 俞三虽然平日嚣张,轻易也不会招惹去招惹孟怀谨呀,孟师兄在书院威望高,书院本身也器重,俞三心里应该有数,把他和孟师兄摆在一起,书院肯定会偏袒孟师兄! “所以他为何要去翻墙?” “嘘,我看和孟师兄无关,多半是因为程卿。” 是了,俞三和程卿不对付人尽皆知,还以为他最近放弃找程卿麻烦了,没想到并没有! 难道是嫉妒程卿有孟师兄开小灶补课? 说实话,大家对此都好嫉妒的,程卿一口气进步了五十多名,可见孟师兄开小灶补课多有成效。 但再怎么嫉妒,也不至于半夜去翻墙啊! 鬼鬼祟祟,不是读书人该有的磊落。 俞三这件事做的人嫌狗厌,程卿反收获了许多同情的目光。 至于俞三说孟怀谨要杀他,根本没人信。 孟师兄的人品方正,怎会杀人,是俞三翻墙被擒,吓破了胆子胡说八道。 崔胖子对程卿很同情: “俞三就像一条疯狗,经过这事儿,他肯定更恨你了。” 那是肯定的,她当时和孟怀谨一唱一和是吓唬俞三,俞三也真是被吓住了以为孟怀谨要杀人,当时俞三很狼狈,事后回过神来,岂不是要恼羞成怒? 俞三恨孟怀谨,却又拿孟怀谨没办法,那憋屈只会冲着她来。 程卿一点也不后悔,她早就受够了俞三的纠缠。 如果断袖的说法都挡不住俞三,只有把她和俞三的矛盾激化到更大。 “崔兄不必担心,我管不了疯狗,总有人管得了他。” “你是说俞大人?” 程卿是不是太天真了。 俞三的混账,不就是俞家惯出来的么,俞大人就算教训俞三一顿,那也是俞三的亲爹,血缘至亲,人家哪会真的为程卿做主! 第68章 :知府大人的面子也没用! 程卿对俞知府信心满满,俞知府也没令程卿失望。 主要是这事儿牵扯到了孟怀谨,书院的程山长亲自过问了,俞三只说孟怀谨和程卿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要杀他灭口,却又说不出那秘密是什么。 程山长都觉得俞三恐怕真是有病。 再一打听,俞三平日里就对程卿多有刁难,程山长对俞三越发不喜。 程山长也是程家人,对程知远是什么观感且不说,并不讨厌程卿。 程卿这孩子有急智,中秋文会是在沈学道面前露过脸的,是南仪程氏的子弟。 程家人可以疏远程卿,但外人欺负程卿,程山长心里就不是滋味。 不等孟怀谨亲自找俞知府,程山长一状就告到了俞知府面前,话说的委婉,态度却很坚持。 “令郎恐是学业压力太大,不如回家休养一段时日吧,身体比学业更重要!” 学业压力大是好听体面的说法,实话就是俞三不仅跋扈,半夜翻墙说不出个原因疑似脑子出了毛病,书院管教不好,还是退给俞家去教。 至于什么时候重返书院,程山长没说。 俞知府堂堂四品官儿,被程山长训得哑口无言。 儿子教不好,丢了大脸。 孟怀谨一惯是温润方正的脾性,这次却也很坚持,没有轻易松口。 俞知府捏着鼻子把儿子领回家,问俞三到底要发什么疯。 俞三说孟怀谨和程卿有古怪,俞知府气极反笑: “与你何干?” 俞三梗着脖子,“我就是不喜程卿那小子,他在我面前晃荡,我吃不香睡不好,也无心学业!” “你们听听,这小畜生说的混账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