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节 (第2/2页)
第78章 :不仅是酒rou朋友! 都这样了,还想着参加县试? 衙役带回的话出乎俞知府的预料,让他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看看程卿,再想到家里那个懒散的儿子,俞知府很不是滋味。 俞三要有程卿一半的上进,他还有什么愁的? 不过程卿的少年老成是因为父亲早丧,死了爹的孩子才这么肯拼—— 呸呸呸! 俞知府暗暗唾了几口,年关将至,他怎能有如此晦气的想法。 “大人……” “可以答应他,不过书要先送给本官过目,确认没有夹带才行!”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俞知府其实可以不答应的。 不过是他自己迈不过心里的坎,程卿和他儿子有矛盾是人尽皆知,俞三被书院勒令回家,他转头就将程卿一家软禁,不明真相的人或许会以为他是公报私仇为儿子出气。 真是俞三读不了书,也要叫程卿无书可念么? 俞知府自问身正不怕影子斜,别人的看法可以不在乎,他却有几分欣赏程卿的冷静。 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放弃明年参加县试的想法,程卿肯定是坚信程知远无罪……但再怎么冷静,也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少年,真能在重压环境下坚持学业? 俞知府打算成全程卿,这也能让外界看看他的大公无私。 义庄被封,程卿和家人一起被软禁的消息早传回了南仪书院,程山长叹息,夫子们也替程卿惋惜。 “怎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案子原是搁置了,那就搁置的更久一些呀。 程卿明年很有希望考中秀才,有个‘秀才’功名,见到官员说话都有底气些。 这么一耽误,程卿的心静不下来了。 一开始夫子们也不是多看好程卿,她考进书院时成绩是个中等,一点都不出挑。 可才半年时间,程卿就能排到丁字班前十了,夫子们看到了她的潜力,更认可了她求学的态度。 同窗们也就此事议论纷纷,因崔彦和程卿要好,都找崔彦打听消息。 崔彦自己也急。 初九那天他也去义庄上香了,程卿请了一整天假,他就只有半天假,可谓是速去速回。 谁知他走后,俞知府就带人把义庄封了,更将程卿一家都关了起来。 崔彦这些天都在打听消息,那些衙役连银子都不敢收,这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让家里帮忙呢? 崔家虽是商户,生意做大了哪能和官府没点关系呀,每年都要用大笔银子维护情分,所以崔家还是有些人脉的。 他这边刚下定决心要借用家里的力量帮忙,恰好俞知府派人来书院取程卿平时用的书。 崔彦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自动请缨要去给程卿送书。 授课的夫子也没拦着,抓紧时间给程卿布置了不少课业。 崔彦的室友把他拉到一旁: “你莫不是疯了,这种时候人人都要避嫌你还往前凑,我承认程卿人不错,和他做同窗叫人舒服。但他父亲的罪名一定,就是想和我们做同窗也不行了,再说,你怎知这里面没有俞家的报复……崔彦,你家里送你来南仪书院,是让你做什么来着?” 家里送他来南仪书院是做什么来着? 是指望他科考入仕! 他虽是崔家的嫡子,天生就该继承家业,但他爹美妾不少,给他添了好些异母兄弟。 庶子要当嫡子的臂膀,得嫡子有本事才行。 嫡子要是窝囊,庶子就该反过来抢嫡子的资源了。 这些利弊,他不是不懂。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所以到了书院就老老实实藏拙,别人将他看成人傻钱多的笨蛋也没关系,等他考中功名才是扬眉吐气的时候——然而再懂利弊,他还是和程卿越走越近。 同窗室友劝他的话是对的,崔家只是一个商户,朝廷要查程家也好,俞知府要假公济私收拾程卿也罢,这件事都不是他可以管的。 可叫他什么都不做,崔彦真的办不到。 “我得去看看,程卿没这么容易被打倒,我们可是约好了明年一起参加县试的!” 得,崔彦这是有情有义,好心相劝的倒成了小人,室友也不拦着了,任由崔彦自己去折腾。 崔彦跟着衙役下山,见到了俞知府。 “你是谁?” “学生是程卿的同窗,受山长和夫子嘱托,要亲自见一见程卿,夫子们有话要带给他。” 俞知府轻轻哼了一声,官威赫赫尽在不言中。 崔彦没有退缩。 不就是知府吗? 他在家时也跟着父亲应酬过,有什么好怕的,照样是一个嘴巴两个眼珠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