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节 (第2/2页)
行,老身要去找族老,五房的老匹夫是年老昏聩了,先把他的族长撤了,免得他乱来!” 自打程卿一家回南仪,朱老夫人是越发的左性了,关在府里不许她出去交际,想法就更偏激。 但这回,钟氏也知道婆母说的话是对的。 钟氏从心里也不愿程蓉葬入祖坟。 没得这样的道理啊! 就像钟氏自己,嫁入程家,她生是程家人,死了也是程家鬼,肯定不会葬回娘家去,将来墓碑上写的也是‘程钟氏’。 未嫁女早丧的,不讲究的人家会随便寻个土坡葬了,及笄还好些,能垒个小坟包,没及笄的未嫁女都不算成年,小坟包都不配有呢! 稍微讲究一点的人家,会给未嫁早丧的女儿花钱买块墓地。 像南仪程氏这样传承有序的,家族人口众多的也有解决法子,会在祖坟附近辟出一块地安葬家族里未嫁而亡的女儿们——程氏就有这样的地方,就在祖坟那座山后的小土丘! 未嫁女早丧的,岂止是不入祖坟,还不许停灵,一般都是直接发丧。 未嫁而亡是不吉利,不详人还想葬入祖坟,冲撞了祖先的英灵,坏了子孙后代的运道怎么办? 可程蓉是不一样的。 程蓉停灵发丧的环节可一个都不缺,扶灵回京时还有达官贵人们设路祭相送……皆因皇帝下旨要厚葬。 皇帝的旨意大还是祖宗规矩大? 钟氏觉得是祖宗规矩大,但五老爷那么强势,或许要用圣旨来压服众人,强行把程蓉葬入祖坟。 “娘,这事儿自有族里去与五叔争论,您又着什么急呢。” 钟氏一番深思熟虑,还是选择把朱老夫人按住。 钟氏也觉得五老爷这决定会让族人不满,要是阖族都反对,五老爷的族长位置都坐不稳。 可犯不着由二房第一个跳出去反对呀! 钟氏想再等等,看看形势。 丈夫程知绪上任前交待了她留在南仪,要保证整个二房的安稳,钟氏对安稳的理解就是低调。 低调不一定安稳,太高调肯定不安稳。 就像大房。 前几年虽然响动不大,却太太平平的,程珩救了何家小姐后非要拿捏人家,可不就和何家干上了么? 说起来,大房也恨死了五老爷的‘见死不救’,恨五老爷不与何老员外周旋,害大房损失那么大。 钟氏觉得大房这次会按奈不住借机为难五房,所以婆母真不用那么急吼吼的要挽着袖子亲自上阵。 朱老夫人一想还真是这个理。 又细问,听说程蓉死后极尽哀荣,在京城时去尚书府吊唁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朱老夫人又骂五老爷偏心: “这种好事,怎不想着珪哥?珪哥还比那小畜生大呢,待人接物又不差,风仪也好,比那小畜生更合适!” 一想到程卿跟着五老爷上京,借着程蓉的丧事不知结识了多少达官贵人,朱老夫人就心火上升。 这世上偏有这样的人,一面说未嫁女早丧不吉利,生怕晦气染上了身,然而有好处时,又嫌五老爷没有第一个想到二房。 只想索取不愿付出,走遍天下都难碰见这样的美事儿好不好! 钟氏不赞同婆母去闹事,但婆母的话却都听进了心。 程卿有没有出息钟氏可以不管,落下她儿子程珪的确不应该,带一个程卿去可以,怎就不能把程珪也一起带上? 程珪又不丢南仪程氏的脸! 就像婆母说的,比起瘦弱单薄的程卿,程珪的风仪更好,更拿得出手。 五老爷的确是太偏心了。 唯一能安慰钟氏的是程珪没沾好处,也没落下学业,程卿此去京城一来一回折腾了三四个月,岂不是要影响明年的乡试? 朱老夫人催促着钟氏快派人出去打听消息,程蓉葬入祖坟这点可不能妥协。 …… 杨柳巷。 程卿风尘仆仆回家,柳氏拉着她好一番看,说她瘦了。 “好像也高了些,草木有四季之分,人也是这样,春天就是长个子的时候……唉,可惜了你蓉姑姑,年纪轻轻的。” 柳氏说她高了,程卿也有点感觉,因为穿在外袍里面的裤子裤脚短了! 这三四个月里,她虽然在奔波,居然还长高了些。 难道这具身体要开始发育了? 也有十五岁了,不发育才不正常,程卿猜测自己发育迟缓的原因是‘程卿’的那场大病亏损了身体。 这对程卿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发育对她来说才是有利的,就算个子矮一点也没关系,她会少很多困扰。 发育意味着她要变声了! 女孩子进入变声期后,喉结变小,声带变的短而薄,说话的声音会变得细而高,变得更有女人味。程卿不女扮男装当然很欢迎这样的变化,她会嫌自己不够白,胸不够大,不够有曲线……但她现在要女扮男装,尖着嗓子说话像话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