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节 (第2/2页)
舅子,那程家小娘子,嫁给纪皓倒也合适。 纪老尚书精力不济,坐在太师椅上就想打盹儿,说话也含糊: “原想家里适婚的,不拘六娘还是八娘哪一个嫁那程卿都行,皓哥要娶他jiejie,倒也行。” 第185章 :诚意十足来提亲(1更) 程卿觉得人贵有自知之明,却不曾想到这世上到底是庸人多——她不喜欢和笨蛋来往,所以经过潜意识挑选后,与她经常走动的只剩下聪明人。 就好像崔彦这样的,会一时迷瘴,但清醒的也非常快。 程卿琢磨着纪老尚书能官至尚书,不会是庸人。 却忘了老尚书或许不笨,然而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数都有个共同毛病,看自家孩子是怎么都好,看别人家的就各种挑剔。 若不是纪皓自己中意了大娘子,叫纪家人自己挑,怎么也挑不到大娘子身上。 大娘子有什么好。 生母早逝,还未出嫁又死了父亲。 这是刑克双亲的命! 也就看柳氏,程卿和二娘子、三娘子四人还活的不错,估摸着这刚硬的命格只是克亲生父母不克别人,纪家才勉强同意了去程家提亲。 不过程家若也有意结亲,还得好好去合一合纪皓和程大娘子的生辰八字才行。 纪家人就是带着这种心态去的杨柳巷。 家里上下对纪皓这个独苗苗都很宠爱,纪皓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们都愿意成全。所以心里疑心大娘子命太硬,面上还是很给面子,请了俞知府的夫人做中人,一起上门拜访。 柳氏接了俞夫人的帖子一头雾水。 家里何时与俞家这样好了? 俞知府从前的确派人送过东西来,那是给小郎的赔礼呀! 后来俞知府将一家人软禁,也是为公,两家人私下里并没有来往。 三娘子疑心俞夫人上门是兴师问罪: “肯定是那俞三少爷又在书院招惹了小郎!” 没有吧,那俞三少爷好不容易重回书院,小郎又中了秀才,俞三可不像从前那么嚣张了。 一家人都不明白俞夫人登门做什么,不过来者是客,还得款待着。 过了两天,俞夫人按照约定的时候来了杨柳巷,她却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着一名年纪稍大的夫人,俞夫人说这是纪老尚书的大儿媳纪大太太。 说了点寒暄的话,俞夫人主动提起,听说程家有三位小姐,怎不叫出来看一看? 俞夫人的原话是‘藏起来怕谁偷走不成’,俏皮又欢愉,柳氏也看出来了,俞夫人今天不是恶客,人家是带着善意登门的。 俞夫人心胸倒挺宽广,没在乎程卿和俞三少爷之间的过节。 柳氏就更不是小心眼的人。 没有外男在,柳氏也不藏着掖着,让三个女儿都出来。 一番介绍,俞夫人把三姐妹都好一番夸赞,纪大太太则一直在看大娘子。 大娘子生的好看,言谈也大方,纪大太太一见之下也挺满意,纪皓眼光还不错! 纪大太太倒是满意了,一听是纪家人,大娘子的脑袋就嗡嗡响了——她一直拖着,还来不及同柳氏讲纪皓的事,纪家人却突然上门了! 柳氏也觉得不太对劲。 从前没有交际的俞夫人忽然上门做客,又带着个和程家八竿子打不着的纪大太太,纪大太太又对慧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这莫不是来给慧姐说亲的? 自从那个“不纳妾不许有通房”的话放出去,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人给程慧说亲了! 纵是有,也是柳氏都看不上的歪瓜裂枣。 柳氏的心也砰砰跳,纪大太太已经提到了纪家二房有位公子,年方及冠,尚未说亲。 大娘子的脸红到能滴血。 柳氏赶紧找个借口把三个女儿都支了出去。 大娘子差点让门槛给绊了,多亏三娘子眼疾手快轻轻拉她一把。 纪家上门提亲了! 大娘子想听听柳氏会不会应。 可被发现的话,就极为尴尬了。 三娘子才不管那么多,推走了脸红的像猴屁股的大姐,又赶走了胆子不够大的二姐,自己蹲在窗沿下偷听。 她听见柳氏问纪大太太,可有听过外面的传闻。 三娘子的耳朵都立起来了。 难道母亲要解释那个传闻是假的? 千万不要! 若母亲说没有,那大jiejie之前的坚持岂不是白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