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1/2页)
柳氏见了李氏就哽咽。 程卿夺魁的喜讯令柳氏觉得不真切,见了李氏她才有了主心骨。 李氏两手握住她,“大喜的日子可别哭,你们母女四人的好日子在后头呢,从前吃再多的苦,有卿哥这样的儿子也足够弥补了。卿哥可真是争气,我和他叔爷都为卿哥高兴,知远泉下有知,看见卿哥中解元也会欣慰,卿哥这孩子啊,会走到他爹都没够上的高度!” 程知远年轻时候也会读书,却也没中解元。 当了举人后更是放弃了继续科考。 程知远肯定有遗憾,只要是想科考入仕的,都想考中进士。 往事不可追,昔日的遗憾,看这样子,肯定能由程卿给弥补上! 李氏趁着今日大喜,又告诉了柳氏一个好消息: “我先前不是说过有一桩好亲要说给慧姐么,那时只说等卿哥中举,哪料卿哥这孩子比我想的还争气,他既成了解元,这门亲事肯定会成。你呀,就把心落回肚子里,等着听双喜临门的好信儿!” 第199章 :各自的孝道(2更) 柳氏觉得再没有比今天更欢喜的时候了。 如果一定要比较,大概只有朝廷为丈夫程知远正名追封那日的心情可以相比吧! 程卿平安过了乡试,还拿了解元。 大女儿的婚事也是她的执念。 两件事一起解决,柳氏岂能不欢喜? 李氏当了几年族长夫人,做事最稳妥不过,既是打了包票说是一门好亲,那就绝对不会坑她们。 柳氏也不想哭,可她实在太高兴,眼角有热乎乎的水迹。 李氏拿她没办法。 这样的喜事,让人强忍着情绪好像也不好,不是有那个词么,喜极而泣! “今天你家客人断不了,等这两天的热闹散了,卿哥也从府城回来,我再与你细说那门亲事。” “婶子……” 柳氏都不知该怎么谢李氏,李氏捏捏她手,事到如今,她们两家人哪里还分彼此呢,道谢的话不用说了,说出来还见外! 李氏转身帮忙待客,柳氏也打起了精神。 ‘儿子’成了解元,柳氏也不能丢程卿的脸面,摆出四品恭人的派头来,接受着众人的贺喜。 三娘子偷偷凑到程慧身边: “大姐,叔祖母说要给你说一门好亲。” 程慧轻轻点头,“我听母亲和叔祖母的,她们都是真心关怀我的,总不会害我。” 小郎说的没有错,母亲的想法也没有错,她还试过自己的路。 然而走错了一次。 纪公子不坏,但纪公子也要听家里的安排,两情相悦也不代表适合成亲,程慧真真切切疼过一次才明白这道理。 她的路子走不通,只能试试长辈给安排的路。 一直在家不嫁人好像也不行。 小郎不在乎她留在家里当老姑娘,不在乎养她一辈子,她却不能太自私让两个meimei的婚事也不好办。 纪公子有他的孝道要守,要兼祧两房,娶两房妻子。 她亦有自己的孝道要守,她是程家的女儿,不能什么都不顾,做事只图自己高兴。 程慧不是哀大莫过于心死,她是真的释然了——她已经非常幸运了,看看别家,就是父亲还活着,只要生母死了,在继母手下讨生活的小娘子,哪个有她过得恣意? 母亲疼她。 meimei们爱她敬她。 弟弟关心她纵着她。 她被这些实实在在的幸福快乐包围着,对嫁人后的生活一点都不害怕了呢。 叔祖母不会害她,家人也会为她把关,还有小郎一直在努力科考争得功名为她们三姐妹撑腰,有了这些底气她的日子还过不好,那就真是她自己笨,与旁人无关! 程慧反手拉住三娘子: “你先别急着打趣我,等把我嫁出去,母亲她们就该cao心你和二妹的婚事了,咱们三人早晚要出嫁,今天是小郎夺魁的大喜之日,还不赶紧跟着我去帮母亲和叔祖母她们待客去!” …… 二房那边,也是先得了程卿高中解元的喜讯。 当然,这对二房来说算不算喜讯还真不好说。 报喜的队伍敲敲打打从二房门口穿过,直奔杨柳巷而去,二房就算想装聋子没听见都不行。 朱老夫人当下犯了心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